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32今日阅读:179今日分享:36

画家李国胜艺术赏析: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張彦远在《历代名画家》叙师资传授说:“晋唐画家各有师资,第相仿效,或自开门牖,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病寒于水,似类之间,精粗有别。”
方法/步骤
1

張彦远在《历代名画家》叙师资传授说:“晋唐画家各有师资,第相仿效,或自开门牖,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病寒于水,似类之间,精粗有别。”说明画家各有师承,但成就各不相同,并非都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从师法前人到形成自己的风格,中间需要经过艰苦的探索。画家要在多方面的探索过程中,寻找和发展适合自己创作个性的题材与形式,并逐渐使自己的作品从题材到形式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独特感染力,就是个人风格的显现。

2

就《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这幅作品来看,李国胜还是有个人风格的,这样的一幅山水画,近景远景都处理的非常好,尤其是远景看似简单的一抹,恰恰把烟云的感觉刻画出来,在水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令人神往,这样的山水画面远近景都有明显的标识,这证明李国胜有意在实与虚中不分彼此,不希望把距离拉大,而是融合在一起,恰是一幅春江烟雨的场景,让观者能够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风格有了,还要有很多的元素在其中。

3

形成风格的关键在于变化,变化就是革新创造。只有突破藩篱窠臼,才能传诸后代,才能产生长久的生命力。如果师古不化,不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提出:“学古能变”的观点。北宋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也提出“既有师法,又有变通”,“师学舍短”,“变法取工”上述这些主张都认为师法临摹只是手段和途径,并非目的。但是变化又不能肆意妄为,一方面要以前人经验为基础,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临摹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客观造化为依据,只有将师古人与师造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有内涵、有深度的风格特色。

4

《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是李国胜在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中的化身,近景写实性很强,而远景又是意象性很强,二者的融合,才有这样一幅水满江南,风景犹存的好山水画,强化了山水画的动与静的美妙结合,为的是彰显出这个时代的山水画,也需要一处宁静的山林野地,看这眼前的景色以及远处的朦胧之感,也便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何等的奇妙,有梦也有现实,有色也有痕,亦复如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