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35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不一样的阶段—初二

初二阶段是小孩心理发展的一危险时期,一个心理爬坡的时期,是初中阶段的分水岭,成绩若在这个时候不保持平稳,则会非常危险。在初二阶段过渡的好的小孩则会顺顺利利的进入初三,但是如果没有过渡好的话,初三则是一种煎熬,恨不得立马中考,然后就可以解脱,那么在这么重要的阶段,我们的家长朋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我们自己的小孩:
方法/步骤
1

逆反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小孩逆反心理会变重,平时看起来乖巧的小孩可能还会跟家长顶嘴。这是这个时期一个特征,很多家长不理解小孩的心理,抓不住小孩的心理,常常也是用错误的方法处理,久而外之,小孩就会越来越封闭,甚至都不愿理父母。这时父母需要做到一点是:以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的身份去与小孩做朋友,不要总是拿出自己大从那副严肃的模样。

2

对自由度不能很好的控制    初一的时候家长会担心小孩适应不了初中的生活,会比较关注,而初三的学生由于要中考,也被家长盯的紧,唯独初二是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很多父母会比较放松,由于父母传递给了小孩这种信号,有些小孩有初二的时候也会比较放松,一旦放松对自己的学习,就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其他跟学习无关的事情。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孩父母该严的时候还要是严肃,不能有丝毫松懈。

3

独立倾向明显      初二阶段的小孩除了对异性有关注以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牲征,就是独立倾向明显,像昨天这位妈妈就跟我讲到这样的一个细节,小时候非常喜欢跟妈妈在一起,但是上了寄宿制中学以后,星期六妈妈顺便经过了学校与其买了一点东西,第二天妈妈又到学校帮他洗了衣服,他不仅没表现出很高兴的心情,相反还觉得妈妈来勤了。其实这就是小孩想要自己独立时间的一种体现,如果作为妈妈不是很理解,不了解小孩的心理动态,还会觉得内心很受伤,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家长又该如何与小孩去做有效沟通呢?1、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小孩交往的对象,因为他们想要独立,那么有很多事情肯定不会一一告知家长,他们在学校,尤其是那么在寄宿制学校的小孩,那么交了一些什么品质的朋友,他们常常与一些什么样的小孩互动这就非常关键,家长需要做到这点需要足够细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教育,若是发现晚了,很多坏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2、允许小孩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要做一个24小时的监工,小孩很累,自己更累。不要认为自己是家长,就有权力去翻阅小孩的日记或者书包,也不要一整天的唠叨,这会让小孩极度反感,只会让他的心离你越来越远。3、很多家长觉得小孩没有小时候与自己亲近了,没有像以前那样跟自己讲心理话了,不要再以从前的那种标准去要求小孩。一定要善于倾听,让小孩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

4

是否对异性产生兴趣     容易兴奋和冲动,神经敏感,产生了爱情的萌芽,大多数的早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冲动是他们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对很多东西非常好奇也是他们这一时候的心理反应,自我抑制能力在这个时期也是非常弱的,并且他们自己也很难以控制。说到这里,肯定有一些细心的家长会有一些想说的,便也有一些不够细心的家长会很慌张,会说,那怎么办?      其实不用太紧张,处于青春期的小孩对异性有好感很正常,我们自己也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很体会到,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站在小孩的角度上去做一些对他们有利的事情,比如对早恋这种事情,我们的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去与小孩去做沟通这:1、在家庭中和孩子认真就“早恋”的话题进行一次深入探讨,告诉小孩恋爱不是不可以,只是没到时候,与孩子一定要做坦诚的交流,可以把以往自己年轻时候如何正确渡过这个时期的经历告诉小孩,让小孩有什么心理话会主动跟自己说,这样即使发现他心理上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也不用东想西想,误解小孩,反而让小孩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2、让孩子有一个家庭的情感寄托,很多家长以为小孩上了初中了,很多东西都可以自己做了,相反没有小时候那么关注小孩的,其实小孩无论是处于幼儿阶段还是少儿阶段,他都是需要人关注的,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小孩,他们会有一些秘密,也有一些困惑,有时候他们既希望能把这些秘密藏好,但是又希望有人能够帮他们解决他们的困惑。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忙于我们的工作,或者直接把小孩丢在寄宿制学校,不去对他们进行关注,那么他们就会通过另外的方式去寻找他们自己的答案,早恋甚至怀孕或者其他更严重的都会发生,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的一定要密切关注好孩子的心理动态。

5

考试分数也会引发小孩的心理变质      尤其是那些上了重点中学的小孩,由于父母寄予的希望很大,一旦小孩成绩下去了,家长就会特别急,不去分析小孩成绩为什么下降的原因,只会觉得小孩不应该只考这么一点。小孩的成绩下去了,一方面在学校要受到老师的说教,到了家里又要受到父母类似的说教,心理那个滋味是很难受的。常此以往,他的自信心会受挫,一个人只要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么做什么都会提不起兴趣,甚至会出现厌学,逃学的倾向。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这:1、一定要先关注小孩的学习态度,只要他的学习态度没有问题,他的成绩一定会上来的,一定要看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如果他付出了,但是没有得到想要结果,我们作为家长也不要一问苛求。2、想办法跟小孩一同进步。

注意事项
1

关键的初二,需要家长不一样的付出

2

小孩成长的每一步家长都不能忽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