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000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如何防范电池鼓胀、漏液、起火

电池鼓胀、漏液、起火的原因和防范
工具/原料
1

BSB系统

2

BMS系统

方法/步骤
1

1.蓄电池鼓胀1.1原因1)   过充电2)   环境高温3)   热失控4)   串联回路中个别单体落后未及时发现,导致其他电池过充电 1.2防范1)安装BSB系统,对蓄电池本身的充电进行了智能管理,有效的防止了蓄电池过充电。2)其次BMS系统提供了环境温度检测手段,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充电策略,使普通电池对温度的耐受能力从30℃提高到50℃,所以在50°下也不会产生臌胀。3)同时,BMS系统对蓄电池单体温度进行检测,并结合SOC的状态,在热失控风险产生之前中断充电过程,杜绝热失控的发生。4)BMS系统通过OCV、SOC、SOH的测量和分析,及时找出落后单体,并指导运维人员进行更换或修复处置,避免其他电池发生过充。

2

2. 蓄电池漏液2.1原因1)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密封损伤,如极柱和外壳焊接或粘接面存在未能及时发现的缺陷,在使用中产生漏液现象。2)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引起的蓄电池外壳显性或者隐形的损坏,并而未及时排除。3)充电设置不合理,使电池组长期过充电导致极板生长,顶裂外壳,导致的漏液。2.2防范1)加强制造过程的工艺控制和检测,减少产品制造造成的漏液隐患。2)安装运输过程轻拿轻放,安装过程中仔细检查外观有无漏液现象,及时清理更换漏液电池。3)通过BMS系统充电管理,大幅减少过充电量,消除极板生长导致的结构破坏引发的漏液现象。4)安装绝缘检测设备,实时检测蓄电池绝缘状况,及时发现漏液现象并排除。5)定期人工巡查漏液、打火等现象,也可以发现电池漏液,但费用较高。

3

3. 蓄电池失火3.1原因1)铅酸蓄电池所用原材料都不是易燃的,即使因为电池内部短路,也只是局部产生热量导致外壳融化冒烟,起火的可能性相当小。但如果外加充电失去控制,产生长期过充电,将会产生热失控现象,导致电池臌胀,甚至起火爆炸。2)蓄电池出现漏液后,和电池架的绝缘电阻降低,会瞬间形成也一个大电流回路,形成打火火花,打火后,漏液回路被烧毁,火花消失。如果长期未发现这种现象,会使得回路形成远大于电池内阻及连接条的电阻,在放电后的补充电过程中产生剧烈热量,引起外壳材料融化、冒烟、起火事故。3)蓄电池线缆太细,蓄电池连接松动,造成接触电阻升高。在充放电时,容易产生冒烟、起火。4)强电和弱电爬电安全距离过小,造成线路击穿,导致线缆冒烟起火。3.2预防1)BMS系统通过对充电的管理,可以完全杜绝热失控的发生。2)通过绝缘检测仪器,测试绝缘阻抗,发现阻抗降低时,及时排除漏液隐患。3)线缆按照规范进行设计,留一定的余量;连接螺钉按厂家扭矩要求紧固。4)线缆及配套BMS系统设计注意爬电距离,符合安全规范。

4

4. 绝缘监测仪监测电池漏液原理在UPS或高压直流系统中,电池组正负母线一般都是对地悬浮的。在一般情况下,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如果不能迅速找到接地故障点并予以修复,又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就可能引起重大故障的发生。从本质上说,蓄电池组电气短路是一种正负极之间绝缘度下降的极端形式,而对于蓄电池漏液造成的电气短路,必然是正负极之间或者其对电池架(接地)的绝缘度下降。因此,借助绝缘监测的检测原理,是可以实现对蓄电池组漏液的检测。绝缘监测仪通常采用非平衡桥电阻检测原理。其中,电压检测技术主要是由绝缘监察来实时监测正、负直流母线的对地电压,通过对地电压计算出正负母线对地绝缘电阻。当绝缘电阻低于设定的报警值时,发送出告警信号。由于母线对地绝缘电阻检测方法中的测量对象是直流回路上的电压,而不管在系统的直流回路中任何一点包括电池组漏液发生接地故障或绝缘度下降,都会引起系统母线电压的变化。因此就能够迅速地在绝缘监察系统中反映出来。蓄电池组漏液检测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

5

系统没有漏液或者电气安全距离足够时,正极和保护地之间的阻抗是无穷大的,负极和保护地之间的阻抗也是无穷大的;当正负极中任意一极发生漏液而引起阻抗降低,达到监测仪设置阀值时,系统报警。报警产生后,运维人员到现场目测漏液点;或者断开蓄电池充放电回路,使用便携式绝缘仪器定位漏液点或者绝缘故障点,直到排除故障为主(更换故障单体,确认绝缘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