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9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养育孩子切忌得不偿失!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如今这一代父母是相当的拼,在养育孩子方面,是尽心尽力。“科学喂养”书籍一本又一本的看,“教育课堂”的课听了一遍又一遍。当父母吸取了五花八门的知识、信誓旦旦的要做一个好父母的时候,难免有时会用力过猛且得不偿失。
方法/步骤
1

忽视对孩子未来素质的培养  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是将来孩子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小时候孩子教育的其目标都应该是指向未来。如果对当下有利,但无益于孩子的未来,那宁可让孩子付出一些代价,吃亏也好、走弯路也罢,最重要的是可以磨练他的抗压性和耐挫力,培养他解决事情问题的能力。引用网上的一个例子:  一个妈妈因怀疑孩子写作业时很马虎,每天都帮孩子检查作业。时间一长,孩子就依赖妈妈每天检查作业的毛病,每天有妈妈检查作业,所以作业的分数都不错,但一考试,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妈妈非常的苦恼,后找了一些相关的老师、咨询师,都只给了她一个建议,故意不在检查孩子做错的题目。果然,第二天孩子很生气的找到妈妈“昨天的作业你不是说都检查过了没问题吗?怎么错了这么多”,这时妈妈告诉他“你写作业不是妈妈的事情,你要为你自己负责”。后来孩子觉得妈妈不在可靠了,孩子自然就会慢慢的学着对自己负责。时间慢慢过去了,孩子写作业马虎的毛病也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善。

2

忽视父母榜样示范作用  如今很多父母都能够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也会多加注意。父母的榜样作用不仅体现在行为习惯上,也包含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后两个方面上,父母有时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榜样作用。“态度”的影响  现在工作中有很多职业在一定的时间都需要定期考核,很多做父母的也都需要经历相关的学习和考试。父母的态度是消极的、敷衍的,经常挂嘴边的就是“不看书了、明天在看、累人等”“随便复习一下,应付一下及格就行”,那怎么要求孩子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影响  各行业工作都不是那么轻松,有些父母回家就爱抱怨工作,埋怨自己的老板、吐槽客户。“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也就是为了每个月拿份工资,凑合着干吧”“天天这么累,图什么,就盼着熬到退休”。父母长期这样的影响,难免孩子不会有错误的职业价值观。

4

过度关注孩子生理方面的养育  无论是辅食添加、睡眠习惯、还是如厕训练,如今都被总结出了N个“黄金法则”“黄金定律”或“黄金宝典”。  孩子再正常不过的生理需求,被父母的焦虑变得刻意而严格。一顿饭没吃好,就怕营养跟不上;没按时睡觉,就担心睡眠习惯会被破坏。  但生理方面的自然规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父母的过分控制,通常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会转而在其他方面(比如情感方面)企图获得控制感;另一种是孩子将自己的需求压抑下来,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  参考但不依赖所谓的知识,更多地摸索自己孩子的需求特点,尊重而不控制,才是真正的“科学喂养”。

5

过度关注陪伴孩子的时间  孩子地需要父母的陪伴,特别是妈妈的陪伴。但好的陪伴不仅是付出时间,更要重视陪伴质量。  对孩子而言,高质量的陪伴并不难。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能真正属于他,尊重他的意愿和想法,多一点轻松幽默,多一点聆听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孩子想要的不过如此。  所以,职场父母们不必因为对孩子缺少陪伴而内疚。你对家庭和孩子的付出,孩子可以看得到、感受得到,孩子也会格外珍惜你们之间少但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不要将陪伴当成任务。身体疲惫、心情烦躁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陪伴孩子。你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和孩子的互动,不妨休息一下,孩子也是需要学会体谅父母的。  人在心不在,是大忌。与其带着电脑回家,边工作边陪(看着)孩子玩,不如加班做完再回家全心全意地陪孩子。  而全职妈妈,尽管有很多时间能跟孩子相处,也要注重陪伴的质量,适时、适度地给孩子独处的空间,才能使孩子更自在地成长,同时也避免了自己对孩子的过度依恋。

6

过度关注当下的目标“今天的作业完成了没有”“这次考试提高了几个名次”“家长会是不是被表扬了”……在有时候,父母太过于关注孩子每天的一些表现,又纠结于那些当下的、细小的目标,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要求孩子完成这些目标。想一想,这些小问题,真的这么重要吗?是否一次错误或失败,就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孩子需要百分百做好每一件事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大可不必如此地苛求当下。父母的评价系统会影响孩子的眼界和努力方向,当下的挫败,会让孩子看不到更远的目标。从育人的角度来说,永远都没有学习目标,而是成长目标。

注意事项
1

养育孩子,目标很重要,是让孩子“乖乖听话、好好学习”,还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了?

2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做法。究竟是捡芝麻,还是要西瓜就看你关注了孩子什么、忽略孩子什么。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