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1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关系好了,可以适当严格要求

一、女儿潦草的事情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完成作业笔迹还是工工整整,挺认真的。二年级之后,不知不觉中有些懈怠,开始潦草起来了。有时在家里做《一课三练》(自己买的书),会随便地写,更不讲究了。开始,我没大管这个事情,只是偶尔提醒她一下。后来,我辅导上初二的小赵,发现到了初中,竞争比较激烈,字迹潦草比较吃亏。所以,在小学养成书写认真的习惯还是必要的。所以,决定在这方面对她严格要求一些。但是,我的严格要求真的是在“要求上严格”,执行起来看起来既不严厉,也不严格。我从来也不要求女儿重写(惩罚),因为重写是一件烦人的事情,可能会破坏写作业的兴趣。我只是好好和她谈了谈,说明了我的要求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在检查她作业的时候,重点也不是批评她哪些字、哪些题目书写潦草(几乎不去指责,至多平静地提醒、督促一下),而是找出她写得好的地方,给她加星,给予真诚的赞美,此时她自然是美滋滋的,也感到字写得好是件愉快的事情。逐渐地,她字迹越来越工整,大约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潦草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三年级要开始用钢笔了,老师要求假期每天练字。因为孩子觉得新鲜,这正好是一个培养书写认真的好机会。给孩子买了一只喜欢的米妮钢笔,妈妈字写得好,女儿也很喜欢和妈妈一起学习。于是妈妈亲自出马,和女儿一起在本子上写字,孩子觉得好玩有趣,就书写得很认真工整,写的好了,妈妈很不客气地去表扬她,她自然美滋滋的了。女儿有时还把我抓过来,和她比赛谁写字好,我真的是常常写得不如她,她就更喜欢写字了,写字成了一种享受。有些找我咨询的家长也常常为孩子书写潦草的问题而苦恼,我把不指责惩罚孩子,发现写得好的地方鼓励的理念告诉他们,有的说用过了,好像不管用。其实这个方法管用是有一定前提的:孩子要对学习有兴趣,写作业本来就比较专心,至少不烦写作业。如果烦得慌,怎么能安下心来认真书写呢。另外,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如果能够得到执行,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对父母的意见是抵触的,逆反的,那么对他有利的意见他也不愿意听取。话说回来,如果亲子关系不好,说明家长平常也不是用我这样的宽容温和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形似而神不似,自然效果不好。如果有了良好、信任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是比较愿意听取父母意见的,可以在必要的方面,以适当的方式严格要求,这样的要求孩子也会较顺利地执行。二、严格和宽松经常看我博文的家长,可能知道,我总体是提倡对孩子宽松的,反对对孩子过于严格。倡导理解尊重孩子,多给孩子自由,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过,孩子大都有趋利避害倾向:趋向于满足他的享乐需求,避免做费劲困难的事情,也难以有长远的眼光。所以,我在博文中也提出,对孩子要适当地管,有所节制、限制。当然,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所为”,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好地放手。在习惯形成的初期,家长给予一定的推动是必要的。很多家长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其实初衷还是可取的: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试图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或教训来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和指导。这本来是合理的初衷,我也是赞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实施起来又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限制过多,结果管得比较死、生硬,不注重孩子的感受、心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有逆反情绪,最终别说严格要求了,就是正常的要求,想让孩子接受都困难了,最终让父母感到很困惑、棘手。所以,我有一篇博文:先理顺关系,再寻求改变,也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可。那么理顺关系之后,应该如何做呢?此时可以回归我们的初衷——利用我们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给孩子以有益的指导和影响。如果学会了理解、尊重孩子,管的方式顺乎孩子的心理、有弹性,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此时,在某些重要的方面适当严格要求,可能就会顺利地实施。这种严格要求对于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会起到较好的有推动作用。其实严格和宽松本身并无对错之分,不能简单说严格不好,或者宽松不好。严格也罢,宽松也罢,执行起来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尺度,把握好适用的场合,讲究具体实行的方式。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还是有道理的。只是如何严,是需要我们斟酌的。三、如何严格要求孩子1、有所宽松,有所严格。如果什么方面都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会觉得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权,受到压抑,这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当然,什么方面都很宽松也不合乎实际,因为孩子也不总是能自觉地克制自己。所谓有张有弛,松弛有度,在这里可以说:有松有严,松严有度。所以,我建议在很多事情上放手、宽松,顺其自然(比如礼貌、睡觉、吃饭、交往等),使孩子心情舒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换取在重要的事情上,如学习,能够使孩子愉快地接受较严格的要求。因为,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是:什么都严格,造成孩子逆反,结果到了重要的事情上,反而执行不下去了。另外小学前宽松多些,上学之后,因为学习的要求高,可以在学习上适当严格。当然,在学习上要求严格,更多地是在习惯、兴趣培养的初期,与最终促成孩子自主学习、不需要管是可以协调一致的。2、要求较严格,执行有弹性我虽然在某些事情上要求适当严格,但是执行起来确实貌似宽容的。参考我的“规矩”制定和执行都有弹性——我不喜欢生硬而没有弹性的严格。而且只是要求上严格,态度上是一点儿也不严厉的,貌似很宽容。另外,要求执行起来,是比较灵活的。比如暑假的学习计划,只是要求上午看书大致要多少时间,如果临时有情况,或者孩子的要求合理,可以灵活调整计划。3、要求上严格,但是做到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女儿写作业有些潦草的问题,我虽然要求她认真,但我并不打算让她马上就能认真,因为习惯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着急,慢慢地逐渐形成习惯,可能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而提了要求,并且希望马上做到,可能违背规律,引起抵触。4、要求的落实不是靠指责和惩罚,而是靠督促和鼓励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为什么我从不惩罚孩子。主要是因为惩罚的方法会破坏孩子的兴趣,指责甚至打骂更是败坏孩子对要求的好感。而有了好的亲子关系,依靠督促和鼓励就可以达到好的效果了。鼓励和肯定更有力量,而且可以激发出兴趣、培养信心,实际是有利于要求的落实的。5、可以利用兴趣无痕地实现要求提出要求,有时是必要的。但是,更高的境界是内心有要求,但是并不需要提出来,而是靠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自然地、主动达到要求。就像我讲的孩子学写钢笔字的例子。四、几个例子1、学习的要求一位在我这里长期咨询的妈妈,喜欢尹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所以,亲子关系不错。但是她的孩子上学前学习的东西很少,基础一般,一二年级她对孩子学习放手,注重阅读,不大去管孩子的作业,结果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几乎是倒数第一名。后来,我建议她加强辅助孩子学习,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较严格的要求,同时注意方式不要让孩子反感,促使孩子学习的进步。这样孩子尝到了进步的甜头,就会激发兴趣,树立信心,逐渐地再放松要求,逐渐不管。因为亲子关系不错,家长管的态度也好,所以孩子对这样较严格的要求并不反感,所以,严格要求实施顺利,没过几个周,孩子的考试成绩就在95分以上了,有了不少进步。2、看电视、玩游戏的问题 另外一个在我这里长期咨询的妈妈说:“以前和孩子的关系不好,两人老是不舒服,心里都难受。我没有尊重他,没和他商量,两人都犟。所以,有时执行规矩,也执行不下去,强行执行,也容易发生冲突,搞得很不愉快。所以,虽然规定了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以前我会等着他,不敢给他关机,害怕他闹。”接受了我的理念之后,妈妈学会了理解尊重孩子,亲子关系越来越好。妈妈说:“电脑方面我实施了适当控制,适当满足,孩子没有过激表现。我们事前约定好时间,执行时也有弹性,提醒几次。如果提醒三次还是不关机,不按事先说好的来,而且已经满足了他再玩几分钟的要求,我会去果断关机。孩子也没有表现什么不舒服。”维尼:只要亲子关系好了,严格的要求就可以较顺利地执行了。何况执行的方式很有弹性呢。3、我自己的几个例子我对女儿平常学习抓得不算严,但是期中、期末考试之前要求比较严一些,会要求她额外做一些测试卷。这样做过几次了,她体验到了考试成绩好的结果,而且因为关系不错,所以,她基本能愉快地接受,不大反对。当然,具体做起来,如果她想玩一会儿也可以。而且我也不是死板地要求她全部做,有时会挑选一些她较弱的题目类型有针对性地练习,这样,她就不会因为过多的重复做题而反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以兴趣引导为主的。不过,有时适当的要求来督促一下还是需要的。有一段时间女儿玩心比较重,不怎么看书。所以,我也给她规定了每天看书的时间,有时为了促进一下,我也会和她一起看,读书的气氛好,执行起来就比较顺畅了。女儿的作业,一般下午放学后就在托管班完成了。有一次我得知她们同学一起做作业,有些题目不会做的时候,互相之间会去抄别人的。我觉得这是需要纠正的,所以,就给她提了要求:不管别人抄不抄,咱们不抄。她说:不会做怎么办呢?我说先自己想想,尝试一下自己能否做出来,实在不会,再回来问我。因为她比较听我的,所以,就很好地执行了。抄作业的问题,影响还是不小的:不会的问题,不去自己思考,那学习怎么进步呢?但是这样的要求如果能落实,必须要有信任的关系:因为不是在家里写作业,如果孩子不执行,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很多父母遇到抄作业的情况,因为说了不听,只能采用严厉斥责的方法,结果却往往更加糟糕。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如果想在重要的方面能够顺利落实严格要求,需要在很多方面宽松,理解尊重孩子,给孩子较充足的自由和决定权。这样,建立了良好信任的亲子关系,就可以适当地严格要求了,要求才能较顺利地得到执行。所谓,你听孩子的,孩子才能听你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