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43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高考考前20天各科复习全攻略:[2]

距离高考还有20天左右,各学校的高三年级大都已经进入自由复习阶段。每个人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各科的学习水平,寻找最有可能提高分数的学科多下工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前20天冲刺攻略,希望能够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生物
1

研读考纲,梳理教材知识 因新课程教材内容多,有大量选修知识,考生应先按照《考试大纲》中所列举的各项知识内容表及要求层次,对照教材进行梳理。梳理教材知识时,要按照模块复习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易错知识。主干知识包括细胞的分子与结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代谢、遗传变异的基础与规律、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实验设计与分析。重点知识应包括自己平时问题较多、知识点记忆较多、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章节内容,如细胞代谢部分、遗传部分、选修本的概念名词等陕惹趣。还要关注易错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如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生长素和秋水仙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等。另外,还要梳理课本中的图形、表格、曲线。

2

错题重做,梳理错题本 从自己的错误中进步最快。学生可以把前期做过的各种生物试卷、练习中的错题,进行剪辑归类,建立错题本。试卷中的错题对于学生本人来说就是知识的漏洞。研究错题,复习对应部分的知识,领悟所考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梳理错题时,要分清是术语规范问题,还是理解偏差问题,还是记忆错误问题;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

3

研究往届高考试卷,梳理试题 分析前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会发现试题对应教材相应模块知识基本固定。所以,考生可以分析个人前期多次模拟考卷中,生物部分在哪种题型、哪块知识上失分较多,做题困难大。然后,结合纠错本、课本反复琢磨研究有关题目,力争弄清楚,找出规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部分的各种图表、曲线题型,遗传定律部分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推断、概陵召率计算题型等,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4

阅读教材实验,梳理实验知识 实验在生物教学和高考考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考生近期应集中时间阅读教材实验,包括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科学史中科学家的实验方法。考生还可以结合前期学科老师整理的实验专题资料复习,集中付耕梳理做过试卷中与实验有关的试题。

地理
1

考场答题有“策略” 高考中,地理试题类型分五类:特征描述(或简述)、成因分析、区位分析、意义罗列、建议罗列。    在答特征描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问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与状态特征,或者是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试题设问形式通常为“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等。    在答此类题时,学生首先要明确区域位置和图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并运用地理术语表述出来。

2

根据变化要素,预测未知 区位分析既要说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说明其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联系即是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答区位分析坚持四个原则:一要点全,如分析影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对比分析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    二是主导因素突出,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三是回答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    四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区位因素。注意根据变化的要素,推知变化的方向。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在何处(即经纬度位置或相对邻位置)→有什么(即有哪些地理事物)→为什么(即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 →怎么样(即怎么变,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3

把握因与果的联系    成因分析类试题,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指出××形成的影响因素,简述理由,说明××原因等。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位置)——为什么——形成××结果。即第一步说明位置,以明确讲述的是哪里,第二步根据要回答的内容解释原因,第三步得出结果。    在回答原因类试题时,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历史
1

材料解析题该咋答?    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12年高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专家告诉广大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专家解释说,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教科书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材料出处中所提示时间、材料主题思想等信息。”专家说,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2

开放性试题咋答    材料中会有多种观点,选择哪个观点至关重要    2010年高考开始历史试卷中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2011年高考文综试卷中则单独成题,共12分,分值很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    此类问题,专家认为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观点、按照一定逻辑思维运用历史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所以专家给出了他总结出的解答此类试题方法,供考生参考。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论”。    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要素、因果关系等)。    第三步:选择要论述的观点。    选择观点的基本原则:一般试题所给材料中会有多种观点,选择哪一个观点至关重要。观点不是选得越多越好,如果观点选得过多,就不能够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述,因此建议学生选取其中的一种观点(一些试题会要求对材料中所有观点进行评述)。    第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

政治
1

第一、重视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难得到高分,对于考点的理解,必须抓住概念“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2

第二、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例如,要正确回答“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变动带动市场物价的变动”,必须对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都有所了解,包括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政策、营销策略、消费心理等。

3

第三、注重政治概念的敏锐性。近几年的高考政治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如2012年热点问题相关的概念有价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府职能、党的领导、文化产业等等。

4

除了以上三点复习建议,何老师还提醒考生应该在平时训练有素,把每次练习当高考。此外,在高考考场上需要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    ① 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步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通过“排误(表述不正确的)和排无(与材料无关的)”,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通过比较、对照,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    ② 做材料题时审材料中心和关键词,从设问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有条理地写出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恰当运用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知识和术语,条理清楚的表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