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48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血液黏稠与5个坏习惯脱不了干系

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主要有血浆粘度和容量、红细胞压积、变形能力(RCD)和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而这些指标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有关系。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坏习惯在影响着你的血液黏稠度吗?
工具/原料
1

香烟

2

糖、盐、油

3

方法/步骤
2

久坐不动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让人体的代谢速度下降,血流速度变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也会让残留在体内的废物不能够及时排出,降低血液质量,增加血管壁上沉积的“垃圾”,从而增加了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液黏稠的发生。

3

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  长期进行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不仅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等,还容易让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引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

4

喝水太少  鱼儿离不开水,人也离不开水。人体的血液中大部分都是水分,不爱喝水导致身体内水分缺失,血液中的水分也会不足,容易让血液黏稠度增加。另外,喝水太少,也会降低身体的代谢能力,导致体内垃圾排出减少,增加血液黏稠的几率。

5

压力太大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一直都处在“高压”的生活中,每天忙忙碌碌,忽视了压力大而带给的身体危害。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中,会影响到血压状况,不仅会让血压上升,还会影响到胆固醇和血糖值,从而影响血液流通速度,导致血流不畅、血液黏稠的发生。

注意事项

想要血管好,牢记低油、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洋葱、木耳、大蒜以及富含磷脂的食物,如大豆制品、蛋类及瘦肉。另外,可以用部分粗粮代替精米细面,能够有效降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系数。还要多喝水,每天7-8杯水,能够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