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48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排名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为古代科举考试不同等级的称呼,至于状元、榜眼、探花是进士中的前三名。殿试取中者为进士,进士榜,又分为三甲。一甲只取三名,又称三鼎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这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三甲第一名也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三分之二,赐同进士出身;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从低向高一次排列。不同朝代,条件也不同,以明清为例。读书人要先考取童生资格,有了这个资格之后才能继续考试,考中者才是秀才,有功名在身,可享受见官不拜,免除徭役等特权。生员俗称秀才专指府学、县学的生员,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但秀才只是一种身份。举人是参加乡试(全省考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地点在各省的贡院。考中举人才有当官的资格。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贡士是参加会试(全国考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是举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士,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扩展资料: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参考资料来源:-科举制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