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72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学习,慎让孩子“迎难而上”

昨天,我和一位妈妈通过QQ进行了咨询。她的儿子二年级,妈妈很为他的学习习惯而忧虑,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尤其是写作文,寒假妈妈要求他每天下午自己写作文,但是孩子总是拖到晚上才写。这个孩子上学前学的东西很少,上学后的成绩也很一般,有的科目倒数,在写字方面尤其要弱一些,写作文的时候常用的字有时也想不起来,要用拼音代替。其实二年级自己写作文,对一般的孩子而言都是有些困难的,写字弱的孩子可能要更难一些吧。妈妈说:他经常就是这样的,有点困难就不去面对。她觉得孩子应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迎难而上,所以她对孩子不能克服困难下午自觉完成作文很失望。这位妈妈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有意志力,应该勇于能够克服困难,觉得那点儿困难算些什么啊!所以,对孩子的学习任务几乎不考虑是否困难,甚至在有意制造困难以锻炼孩子的意志。但是这样偶尔为之还可以,用得多了就违背学习的规律了。其实辅助学习的一个要旨就是:让孩子的学习变得不大困难。孩子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所谓循循,就是有次序的样子;诱,就是引导,教导的意思。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据我理解,为什么要有次序地、有步骤地引导孩子学习呢?就是要让孩子前进的每一步跨度都不要太大,都不是困难的,这样孩子会觉得学习轻松、愉快,会增加学习的乐趣、兴趣以及信心。但是如果相反,不考虑孩子现阶段的能力,不去有步骤地引导孩子学习,而是让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觉得做起来有些困难,此时再让他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那么孩子的学习就变成了难受的事情,收获的是痛苦、丧失兴趣和失去信心。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慎用迎难而上。那么为什么我们成人可以克服困难去学习,而对孩子则慎用“迎难而上”呢?首先,成人学习也是要循序渐进的,如果步子迈得太大而觉得困难,也会影响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其次,孩子的意志力还没有形成,所以,在克服困难上要弱于成人。我在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学习孩子的“读心术”中强调了孩子的心理其实和大人是相似的,基本心理反应已经和大人一样了。在这里补充一句,虽然如此,但是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比如意志力,是一个贯穿0-18岁的成长过程,是逐渐形成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意志力还比较弱。过多地要求一二年级的孩子就能克服困难去学习,是违背成长的规律的,是他力所不能及,也太过勉强了。我女儿开始写作文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一年级最初让她完成写话作业,老大不情愿,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愿动笔。有时我觉得不就是很简单的一段话吗,她怎么就写不出来呢?经常要两个多小时才把作文写完,我还跟她着急过一次,这样,成绩也经常是只得“良”。但后来我理解了她,才一年级,很多字都不会写,自己写作文不是太困难了吗?所以,我决定循序渐进地辅助她。开始我参与得很多,和她一起讨论如何写,有些句子也和她斟酌,不会的字我就写给她看,这样作文完成得轻松多了,所以她对写作文不再打怵,让她写基本很痛快。后来因为她很渴望得“优好”,所以,我也和她一起好好修改了几篇,结果连得三篇“优好”,所以她也很高兴,兴趣和信心大增。后来,我逐渐放手,大致和她讨论一个提纲,让她自己去写,她有问题的时候再和我讨论,最后再帮她稍作修改。这样她自己能写出来,有进步,她也挺高兴。所以,现在作文水平虽然不见得有多高,但是至少兴趣很好地培养起来了。如果不是这样循序渐进地帮助她,从开始就要求自己完成作文,恐怕现在还是很烦作文吧。其实,这位妈妈还抱怨孩子回家不能自觉完成作业,非要拖到妈妈回家才写,结果每天写到很晚。其实改变孩子“拖拉”的习惯也是要有步骤地去完成,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是超过他能力的。我建议,应该先好好辅助孩子学习,争取能在辅助的前提下比较专心地、不拖拉地完成作业,养成较好的习惯。这样作业完成好了,成绩自然能够上去,有进步也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在这两个前提下再逐步去减少家长参与的程度。之后再培养妈妈不在家也能自觉学习的习惯。这样,妈妈不会总是责备孩子,孩子也不会觉得吃力,进步得也会比较轻松。所以,循序渐进而不是迎难而上!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