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81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名为乌龙不乌龙,超值的乌龙沟长城

乌龙沟长城建于明朝,属内长城,修建这段长城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防止蒙古人的入侵。乌龙沟长城的最大特点:一是保存的十分完整,有的地方甚至比北京近年重修的长城还要完整。二是长城的敌楼一般都十分高大,敌楼的正门都离地面相当的高,即便是垫了好几块石头砖块,要想手脚并用的爬上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倒是敌楼内部十分宽畅,有的里面还有牛粪,如此高的门栏,真不知道牛是如何进去的。三是敌楼十分密集,放眼一望居然就能看到几十座楼子。部分敌楼前伸,似乎是前哨,与后面和侧面的敌楼互为依托,这种三足鼎立的布局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
方法/步骤
1

保定涞源境内的明代长城为内边长城,修建于万历元年至万历十一年(公元1573年至1584年),属真保镇管辖段。长城从县域的东北的苦壮石入境,自西南狼牙口出境,在涞源境内的峰峦峡谷间上下腾越,蜿蜒穿行,总长度达116公里 ,是全国最长的县份之一。从东至西设有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庵、白石口、插箭岭、独山城、狼牙口七座城堡,这些城堡分别建在乌龙河、拒马河、唐河河谷和白石山东西两麓,建筑规制高,防守级别高,驻军较多。

2

全线共有敌楼299座、战台42墩、烽火台33个。 现保存完好的城墙有60公里,占总长度的38%;敌楼有142个主体完好,占47%。长城墙体全部用毛石砌筑,敌楼底座为条石,上部为城砖,保存相当完好,完好率为57.8%。乌龙沟段、白石山段完好率达68.7%,称得上“万历原貌,威武雄关”。

3

乌龙沟原名五龙沟,是因沟北有5条曲折的黑石线而得名。

4

全长20公里的乌龙沟长城共有乌字号敌楼66座,其中砖砌空心敌楼54座,1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十几座敌楼,最近的相隔也就几十米.乌龙沟地形之奇峻,长城建筑之雄壮,按照一般的说法,修建这段长城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防止蒙古族的入侵。

5

乌龙沟长城为就地取材,边墙以石头堆砌为主

6

在此时此地,深深体会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

炎炎夏日之时,站在高山之上,立于长城之巅,一直是一种梦想。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