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16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教你几招,识别经过处理的玉石B货!

对于玉石中的B货,这是介乎于A-C货之间,也是最容易让消费者搞乱的,如果判断不好,会有人把它当作A货来购买,这就上了骗子的当。所以,如果识别玉石B货,这就成了选购玉石礼品朋友的重点学习了。下面,由小编带大家来学习,如何识别经过处理的玉石B货?
方法/步骤
1

早期的B货,主要目的是由于翡翠的表面常会有一层黄色的铁染物质,影响翡翠的外观。通常的方法就是将翡翠浸泡在强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它表面的黄色即可去掉,这种过程叫脱黄。       初期的B货经酸洗处理后,再洗静,然后上腊,粗看与正常翡翠没什么分别,但当受到温度的影响时,所上的腊就容易脱落,因此表面的裂隙很快会显露出来,所以初期的B货十分容易检验出来。

2

现在的翡翠B货的制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术也不断的改善。过程如下:       一、 首先要选种,不是任何种质都可以做的。       二、 选择强酸溶液,现在一般用盐酸,将需要处理的翡翠洗净放入浸泡,种质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一般需2-3个星期,由于强酸的侵蚀,翡翠原来紧密的结构会遭到破坏而成松散状。       三、 将经过酸处理的翡翠洗净,这时翡翠表面及内部已形成蜂巢状,结构变得十分松散。所以需要用粘结力极强的环氧树脂胶结起来。       四、 加热固结,将用环氧树脂胶结的翡翠用锡纸包住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方面使多余的树脂流出,同时加热后也会使环氧树脂固化。       五、 最后用刀将肉眼能看出的凸出的环氧树脂部分切割去,抛光。

3

鉴定       一、 颜色,经过漂色的翡翠,颜色一般显得较鲜艳,但不太自然,有时会使人感到带有黄气       二、 光泽,具有树脂的光泽,天然翡翠呈现玻璃光泽。       三、 结构,结构显得松散,有的晶体会被错开、位移。       四、 看种质对好的透光,A货光线的穿透力较强,晶莹剔透,在苍蝇翅处反光很强;B货的光线穿透力较弱,比较糊;就象玻璃和玻璃胶的感觉。种质差的只有看表面,但最近有很多新开出来的白地青的料子种很差,做出来的东西表面有很明显的酸洗的特征,但上红外光谱吸收仪反映则是A货,没有胶峰。       现在人工处理翡翠的技术越来越高超了,要正确鉴定亦相应变得困难。大家只要多看实物熟练的掌握翡翠的各种特征,一定能将之识破。

4

翡翠,十倍放大镜足够了,二十倍,物距太短,不易掌握,容易眼晕,也没有必要。教大家一个绝招看A、B货。用肉眼就足够了,在自然光下或日光灯下,看翡翠的底色有无褐、黄、红色的底色,A货翡翠基本都有这些颜色是由后期充填的铁、镁氧化物造成的。但是B货翡翠,把这些脏色都洗掉了,所以底色很干净。       用数码相机拍的一只B+C放大图(下图)

5

简单来说,翡翠A货的定义是:1、除了切磨抛光外,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处理的翡翠,其中包括为了抛光而必须煮蜡的翡翠。2经过加热使得一些富铁质变红的翡翠。3、经过酸洗,但没有注胶的翡翠,这个酸洗往往是弱酸,如草酸或者杨梅酸,不会对翡翠结构造成破坏。而B货的定义是:1、经过酸洗且注胶的翡翠。2经过酸洗、大量注蜡的翡翠。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