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5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告诉孩子为什么选择美德对自己是有益的-----从认知疗法的角度谈起

品德的培养是家长所非常重视的,很多家长也有颇多的经验可以交流,因为他们的孩子的品德确实不错。但是成人之后,会发现坚守那些美德并不容易,许多纯洁、善良、诚实的好孩子长大后不知变成了什么模样!一个人坚持这些美德,仅仅因为这样高尚,因为这是父母的要求,是靠不住,经不起考验的。我以为,保证一个人高尚的恰恰是一个貌似俗气的理由:高尚的道德对自己其实是最有益的!美德出于理性的选择才会牢固!美德需要智慧、深刻的“认知”来支撑。所以要让孩子秉持一个合理的认知: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美德,这样为什么对自己最好!这样,在经历迷惑、遇到许多事之后,还会坚持美德的选择。一、为什么要诚实?为什么要诚实?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诚实不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吗?但是诚实也是经常受到考验的,有时是难以坚持的。我以为,理性地认识到诚实对自己最有利,从而选择诚实是最能坚持的。这样虽然显得不那么高尚,但它很稳固,也很真诚!不会在复杂的世事中迷茫不知所措。看看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怎么说的吧:“如果你说真话,你就不用记住你的谎言。我们不想搞得太复杂,所以总是说实话;本杰明.富兰克林没有说诚实是最好的道德品质,而是说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在商业方面巴菲特和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诚实而得到太多的赞誉,因为我们很早就知道,这种经营方式能让我们赚更多的钱。而由于我们对此非常理解,我不确定我们是否有资格被视为道德高尚的人。”诚实是有利于自己的策略,所以芒格选择它。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可能不懂这样的深湛的道理。但是你可以通过一些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诚实确实有好处。至少不要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逼孩子撒谎——对孩子要求太严,他达不到,只能通过撒谎让你满意。如果你足够宽容,接受理解孩子说的、做的一切,孩子就不会撒谎;如果孩子在家里诚实只会挨揍或训斥,他只能选择撒谎。等他逐渐长大时,再告诉他诚实的其他好处,那他的诚实就牢固了。诚实是理性的选择!二、为什么要有谦虚的态度?老实讲,我自己以前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谦虚的,所以我以前一直不是太谦虚,还自以为像美国人一样敢于展示自己、张扬自己是好的。但是看了富兰克林自传之后,我选择了谦虚。这位美国人的圣人说到:由于当我谦虚地提出了我的见解,这些意见反而容易为人接受,更少引起人们的反驳。我的意见之所以为人重视,我之所以在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我想这主要归功于这谦虚的习惯。(《富兰克林自传》67页)既然谦虚对我这么有利,那我肯定选择谦虚。孩子长大后告诉她这些道理,她也会选择谦虚。三、为什么要宽容假设别人让你不爽,或你反感别人的做法:选择一:恨别人。结果:你自己肯定不舒服,别人还不一定当回事。选择二:原谅他。结果:自己面对那人时心情平和。我喜欢选择二,因为这对我最有利。不肯宽容别人,不知能不能报复别人,但首先对自己不好,因为你会觉得不舒服。柴静的博文中有一句话我很赞成: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试着去理解他,就会觉得他可能不是有意为难。最近给一位新获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做督导,她因为在别人的直率的话深受伤害,我引导她去理解别人,别人只是在此情此景下说恰好说了些话,或因为素质有所欠缺,并不是故意为难你......就象在路上行人踩到了蚂蚁,机缘巧合而已......理解了之后,就不怨恨了,心情也舒畅多了。当然,对一般人来讲,也没有必要像上帝一样爱众生。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你可以不爱他,保留你的不喜欢,但是还是要试着宽容他,这样就不会为反感、厌恶、怨恨的情绪所伤害。四、为什么要公正我看待事、看待人有一个比较公正的口碑。为什么要这样?不是为了让别人赞赏“公正”的美德,而是这样对我最有利。我崇尚率直的心胸,就是不带着自己的利益、感情、喜好去看人、看事、看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才能理性,也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做事,这会提高我的智慧水平——这无疑是很有利的。所以选择公正不是出于对于美德的爱好,而是这样对自己有利。这样的公正是最牢固的,不会为利益、情绪而轻易动摇。正如《道德经》所说:“圣人无私而故能成其私”,就是一个很辨证的道理。你在看待事物时只有无私,不带私心,才能对你真正有利,有好处。五、为什么要有礼貌有礼貌是一种我们经常要求孩子做到的美德,其实也有深层次的道理在里面。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个规律。我们对别人有礼貌,其实可以赢得别人对我们的尊重。而且,人一般是愿意帮助有礼貌、尊重我们的人。比如,做咨询时,一个来访者如果很有礼貌,我就更愿意帮助他;如果来访者没有礼貌,虽然我知道他需要帮助,但是帮起来就没有对待有礼貌的人那样痛快。其实,孩子有礼貌对他自己也很好。六、为什么要做贡献作为七十年代的人,我还真有一些要为国家、民族做出一点儿贡献的思想,也想能够帮助别人。其实不是觉得这样高尚,而是纯粹出于一种自私的目的——觉得这样有价值,有意义,自己也感觉快乐。为了高尚而高尚是不可靠的,倒不如为了自己的快乐而高尚。抛砖引玉,谈了我的一些理解。其实,这也是心理咨询的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情绪、行为是由认知决定的,所以改变行为、情绪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认识)来改变。举例来说,大家看了尹老师的书就注意不打骂孩子了,就是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知道这是穿西装的野人的行为。认知疗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用。品德其实是由许多行为组成的,而行为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如果把上述认知变成习惯性思维,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那诚实、谦虚、宽容、公正的美德就牢固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