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14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孩子发烧了,用什么方法退热最好?

“宝宝6个月了,一大早起来突然就发烧了,刚量了体温都快39℃了,人也很没精神的样子。我不想给她吃药,怕有副作用,请问有什么快速的物理降温方法吗?”
工具/原料

温度计

方法/步骤
1

误区一:孩子发烧肯定是感冒了 不得不说,这个说法实在有些幼稚了。除了感冒,还有很多种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人体发热,比如肺炎、中耳炎、手足口病、急性喉炎、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胃肠炎、脑膜炎等,另外孩子出牙时或注射疫苗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所以,如果遇到孩子发高热,最好去医院验血排查病因,如果是上述这些疾病引起的发热,相信一定还会同时伴随别的症状

2

误区二:一发烧就立刻想办法退烧很多家长见孩子发烧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想办法给孩子降温,而且总习惯性把物理降温当做首选,认为这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实,在给孩子进行降温前,这几点常识最好先了解一下。(1)如果孩子只是低热而且精神很好,并不需要急于想办法退热;(2)如果孩子体温超过了38.5℃而且出现明显不适感,应该首选药物降温;(3)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的降温方法不建议采用。退热贴并无实质退热作用,如果宝宝抗拒不建议强行贴上;(4)鼓励孩子多喝温水。最好少量多次的喝,不爱喝白开水的孩子也可以喝稀释后的果汁等液体。(5)给宝宝进行擦浴或洗浴建议用29.4℃-32.2℃的温水(最好不要高于37℃)。千万不能用冷水或酒精,这会让孩子非常不适,甚至有可能引起孩子颤抖导致体温升高;热水擦浴也不适合,这也会升高体温。(6)中暑容易与发烧混淆,中暑是因为周围环境过热导致的,降温时应该采取冷水擦拭的方法。(7)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很多,减少衣物、不要盖得太厚、夏季开空调或电风扇降低室内温度才应是首选。(8)当孩子发热时出现发抖、手脚冰凉的迹象时,应该给他多盖一层毯子或穿厚一点。

3

误区三:发烧对身体的伤害太大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低于40℃的发热往往不会引起太大危害。海蒂育儿大百科中则是这样描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并不是件坏事,即使发烧到41.1℃,也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或体征而已。发烧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烧对人体是有利的。因为发热可以刺激身体某些防御机制,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也就是说发烧有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但是持续高热会造成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这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4

误区四:量体温首选水银温度计  不少人总认为水银温度计最精确,所以应该是孩子发热时量体温的首选。实际上,包括美国儿科学会在内的很多国际权威机构都不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了。因为水银温度计在使用时一旦破碎,里面的水银挥发后很容易被人体吸入,从而导致中毒。(1)电子体温计安全、准确、测温速度快、易读取,相对水银温度计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是这种体温计只适合测量口温、肛温和腋温,月龄小的宝宝不太适合。(2)在孩子不太配合量体温的年龄阶段,建议选择耳部红外体温计。

5

误区五:降温不及时容易导致热性惊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宝宝发烧了如果不及时给孩子降温很容易导致热性惊厥。实际上呢?(1)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虽然是发烧,但这种惊厥的发作往往带有家族遗传性,而且一般在发热开始的几个小时内发生。(2)并不是说体温高就一定会导致热性惊厥,有些宝宝发热不到38.5℃时就有可能发生抽搐,而有些宝宝即使体温超过40℃也并不会发生抽搐。(3)没有充分证据显示退烧药可以降低热性惊厥的风险。(4)发生热性惊厥还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发病年龄6个月至3岁较多见。一般等到孩子5岁以后,就极少再发生热性惊厥了。(5)单纯的热性惊厥一般不会引起大脑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瘫痪、智力障碍或死亡,而且大约98%的热性惊厥患儿不会发生癫痫。

6

误区六:体温超过38.5℃必须马上吃退热药一般来说,国内医生们一般都建议腋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物,美国专家的建议则是39°C以上。(1)是否吃退热药最好综合参考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症状表现。如果他体温39℃,但能吃能喝能玩,而且精神和往常一样,那也并不需要着急用药。(2)不建议叫醒孩子吃退热药。还有的妈妈,孩子夜间发烧时,如果测得的体温超过了38.5℃,尽管那一刻孩子已经睡得很香了,也非要想方设法把孩子叫醒喂退烧药,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服用退热药的目的其实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如果他睡眠很好说明发热并没有让他很难受。(3)3个月以内的宝宝只要体温超过38℃,应该立即就医;(4)3个月以上的宝宝出现发热,一般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6个月以上的宝宝需要药物降温的话,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7

误区七: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孩子发烧得赶紧降温,不然会烧坏脑子的”,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常听老辈们说起?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发烧能烧坏脑子。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老一辈人坚持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实际上是因为有孩子发高烧后脑子确实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罹患了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或高温中暑了,所以才出现了脑损伤。

8

误区八:发烧了输液退烧快其实身边很多年轻家长早已走出这个误区了,但是仍旧有不少人尤其是老人坚信打吊针退烧速度最快最有效。实际上,是否要输液并不是根据体温高低或发热持续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而是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而言的。一般来说,只有严重细菌感染或者脱水等情况下才需要输液治疗。另外,打退烧针虽然退热快但风险也大,所以千万别贪图退烧快而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给孩子输液。

9

其实,关于孩子发烧我们存在的误区还有很多,老辈很多的处理方法也并不见得都正确。孩子发烧了,千万别迷信一些网络上那些所谓被“转疯了”的神奇退热方法,也别听老人的建议给孩子盖厚被子捂热发汗来退烧。请记住:高热情况时什么方法都不会比服用退热药更安全有效。简单一句话,发烧本身真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当家长的总把它想得太可怕。

注意事项

本文章由互联网信息搜集而来,有侵权行为可联系发布者删除。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