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7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识记理解运用到底啥区别?

于知识,你到底有没有听懂?这是一个问题。每次上课老师询问,看似自己把内容听懂了,但是实际上,真正遇到了问题,又发现一筹莫展,随后在老师试卷讲评的时候,又一次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此循环往复之下,学习的动力也随之而下降。那么今天,关于考试,我就讲一个“可目测”的学习理论来供大家学习,而这个,我也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学习的启迪。
工具/原料

考试

方法/步骤
1

语文考试中一般都会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的层级,但是这个却被很多人混为一谈,而如果你真的想要把某一个概念抑或某一个知识学好,就需要做的是从这三个方面来把你学习的东西给真正磨练出来。那么我来分别来给大家诠释一下,识记,理解和运用,他们之间,究竟是如何展示的。

2

首先第一步,我称之为叫做识记,识记这一步,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对于问题的概念要有所认知。举个例子来说,比喻这个手法,我们如何才能够了解比喻?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先要了解,比喻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

4

看懂了么?什么是比喻呢?而识记要记得的关键一步,就是检测自己有没有看懂,很多时候,老师上课喜欢问孩子“有没有听懂”?然而,有没有听懂其实并不是通过所谓的提问就能够问出来的,他有一套客观的标准来实现,这个标准就是:孩子有没有能力,关于一个问题,做到转化表达。

5

什么叫做转化表达呢?就是换一种语言来说出来,比如,举出一个合适的例子。就比如今天我要说弟弟的脸蛋红彤彤的很可爱,怎么说呢?我可以说弟弟的脸蛋红的像一只红苹果。这样说,就是比喻,好的,能够转化表达,说明你才是真正了解比喻。很多同学学习的时候,仅仅就停留在这一步了,甚至这一步都没有到。你以为记了笔记之后就代表自己明白了么?这个想法是极其天真不负责任的。

6

随后第二个境界,我称为叫做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我称之为叫做“辨识”所谓辨识,就是有些概念,和我原方法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差距甚远,但是却一样能够使用这个方法,一般来说就是应用面,一个知识能够应用在哪些地方,出现了你能不能辨识应该使用这些知识,这些的认知都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比喻,也分很多。例句:放下包袱,你就能成功。你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笨猪。这些都是比喻,你知道么?比喻其实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

7

而同学如果单纯的用仿佛这些比喻词来辨识比喻,那只能说,你对于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了表层。你需要做的,就是这样一种辨识的工作,你要能够不仅仅从比喻词,还从别的地方辨别出一句话他是比喻。就比如比喻词不出现的暗喻,还有本体比喻词不出现的借喻。你不了解应用面,就算你听明白了方法,不知道用,又有何用?

8

那么第三个层级,就是运用,这个层级,我称之为叫做“辨识”所谓辨识的概念,就是你能够分辨出“相似”但是不适用的问题。就比如,还是比喻看一下例句:小王好像一夜拔节一般,个头飞窜。这时,这句话,并不是比喻,而是比拟。你要了解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喻体必须出现,而喻体不出现,就是比拟,而不是比喻。

9

如果上一句要是比喻,就必须写成:小王就好像竹子一样一夜拔节,个头飞窜。而如果竹子这个喻体没有出现,那么就只能认为,这个手法是比拟。熟练运用一个方法的前提,是了解这个方法所存在的禁区,只有知道什么时候不能用,才算真正的学会了一个方法。当然,还有比运用更高级的认知,我把这个称之为综合。

10

一般来说我把这个称为对于行为的本质的了解。这个本质,是很多老师课上不说的,或者说不清楚的,但是如果能说的清楚,就能够让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点,了解的更加深刻。就比如,还是比喻。那么我们就要知道,比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它选择的喻体,一般是更加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也就是读者更加熟悉的事物。

11

这一点,是比喻这个手法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果本体比喻体更加被读者熟悉,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手法就没有了太大的价值。我给大家举例,就比如还是关于比喻,我可以这么写,弟弟的脸蛋一下子红了起来,就如同一只猴子的屁股。但是我们却不能这么写:我今天见到一只猴子,嘿,它的屁股真像弟弟的脸蛋。因为后者是被读者熟知的,而前者却不能被读者熟知。

12

这就是比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而这个就是到了运用的层级,当你要对于一个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运用的时候,了解本质,思考如何使用,才是对于手法最重要的认知。而了解这个,你再写比喻的时候,就能够写出真正的,和比喻相契合的句子来了。

13

虽然我说的是比喻,但是同样的认知,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中应该也有所展现,希望大家能够类推到语文别的知识点的研究,还有对于学科的认知和理解,以上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产生帮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