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9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警惕!宝宝喂养须避开9大误区

1、老担心宝宝吃不饱  状况1:有些妈妈总是觉得自己奶水量少,担心宝宝吃不饱长不壮,就想着干脆断掉母乳,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孩子算了。  真相1:其实,宝宝是否吃饱喝足,并不能仅凭妈妈的主观臆测,也不能看着宝宝哭了就以为是饿了。哭只是宝宝表达不适的方式,是本能的情绪反应,当宝宝感到不适、饥饿、口渴、尿布湿了、太冷太热、疼痛、生病等都会哭闹。  其次,判断奶水是否充足,可以从宝宝大小便、吃奶反应、妈咪乳房变化、宝宝体重变化等方面综合评断。再者,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佳的食物就是母乳了,只要能喂饱1/2~1/3就不要断掉。妈妈休息好了,母乳量可逐渐增多。
方法/步骤
1

2、频繁更换配方粉  状况2:现在市面上的奶粉种类很多,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全面吸收营养,频繁地给宝宝更换奶粉品牌。  真相2:但其实,每种牌子的配方奶粉都有不同的成分配比,所含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不同,味道也有差异,宝宝习惯了一种奶粉的配方,当更换另一种时,往往不能耐受。  因此建议给宝宝选定一种后不要老更换。如果实在想换,需要仔细观察小儿适应情况。若半月后仍有不适反应,暂停使用此牌子奶粉。

2

3、混合喂养方法不当  状况3:有些混合喂养的宝宝,妈妈总是先让他吃母乳,吃不饱,再喂一些牛乳。  真相3:混合喂养时一定不要同时喂两种奶,易导致小儿消化不良,应该喂一次母乳,再喂一次牛乳或白天喂牛乳,晚上喂母乳,要间隔着喂

3

4、严格按照书本喂养  状况4:有些妈妈很教条,严格按书本上的要求每隔2~4个小时给宝宝喂一次奶。  真相4:国内外医学专家的最新观点是:按需哺乳。只要孩子想吃就喂,这样更适应孩子的生理需要。孩子多吸吮,可以使奶量越来越多。

方法/步骤2
1

5、为下奶大量进补  状况5:生产之后的妈咪为了尽快下奶,常常被要求多吃鸡鸭鱼肉、多喝汤,  真相5:其实哺乳的妈妈并不适宜食入油脂过大的食品,尤其是动物脂肪。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小儿消化不良性疾病,表现之一就是大便呈油性或有奶瓣。

2

6、妈妈生病了,急着给宝宝断乳  状况6:如果妈妈生病了,就会很担心会不会传染给宝宝,或者说担心吃药后,对宝宝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于是就急着给宝宝断奶。  真相6:应该视病情而定。比如:轻微的伤风感冒,根本不必中止喂奶,只要带上口罩,注意呼吸隔离就行。  急性乳腺炎属化脓性的或有皴裂的一定要断乳,非化脓性或只是单纯红肿的就不一定 断乳。而且为了避免病后无乳,治疗期间可先将乳汁挤出,或者将挤出的乳汁煮沸消毒后再喂给宝宝吃。  但一些重症疾病、传染病、或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应立即停止喂奶。

3

7、喂奶方式不当  状况7:宝宝喝奶时特别急,喝后肚子咕噜响,哭闹、排气。  真相7:主要是喂奶是吃进过多空气导致的。切记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让奶水充满整个奶头,奶嘴孔不要太小,以免小儿吸乳费力,吸进过多气体。而且奶的浓度、间隔时间也要适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