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06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何判断靶向药效果

靶向药一直是癌症患者的救命药,但靶向药价格昂贵,生产的药品也有很多,如何判断靶向药的治疗效果呢?本篇主要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些选择药物的参考资料。
工具/原料
1

ALK+NSCLC(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2

靶向药(阿来替尼为例)

治疗背景
1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肺癌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分子亚型,主要发生在NSCLC(C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3%-5%,每年约有75000例患者诊断为ALK+ NSCLC。

2

但曾让人提起就想到“死神的镰刀”的癌症,在科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下,也不再让人无可奈何。生产研发的阿来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对于ALK+ NSCLC的治疗具有靶向性,将成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福音。

一看治疗机制

阿来替尼对抗癌症更具靶向性。正常情况下,体内ALK基因对酪氨酸激酶受体进行编码,ALK的激活触发了参与细胞增殖和存活的信号转导通路,但由于激酶区突变,通路异常激活从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而阿来替尼可对抗大多数的ALK激酶区突变,通过抑制ALK磷酸化和ALK介导的下游信号蛋白STAT3和AKT的激活,来减低肿瘤细胞活力。

二看血脑屏障通透性

阿来替尼血脑屏障通透性更强。约30%(每年23,000例)的ALK+ NSCLC患者诊断时已经存在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近约50%的脑转移患者诊断时存在的脑转移灶数量≥4个。所以,ALK+靶向药能否在颅内保持高度有效性,成为其疗效的关键因素。而在ALEX研究中显示,阿来替尼药物能渗透进入CNS,其血脑屏障透过率最高超过90%,是首个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脑转移的ALK抑制剂。

三看副作用

相比其他抗癌药物,阿来替尼具有更强的安全性,能够使治疗期间类如呕吐、腹泻、恶心、水肿、味觉障碍、贫血、肌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在ALEX实验中,使用阿来替尼后3~5 级不良反应为 41%,低于现有药物75.5%的概率。

总结

在日本的一项临床研究中,阿来替尼使得46名患者中43名获得客观缓解(客观缓解率达93.5%),所以日本已经批准了该药的使用。美国FDA也已批准阿来替尼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而在中国,阿来替尼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相信不久后将会广泛投入ALK+ NSCLC的临床治疗,使中国患者得到受益。

注意事项

ALK+NSCLC具体治疗办法和用药方法还请听从医嘱。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