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67今日阅读:75今日分享:44

浅析考研复习中折射的“木桶理论”

距离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有一百多天的时间了。在这一阶段,各位考研学子是否梳理好自己在上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查缺补漏,做到万无一失呢?  可能这时候有的同学会这样说:我只要把重点科目学好,拉高分数,最后总分过线就行,其他我不擅长的不会做也没关系。  这个想法真的正确吗?  我想大家都知道,每年考研的国家线除了总分线之外,还有单科线。为什么会这样设置?因为高等大学需要的研究生,是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专业素养要做到最好,基础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院校都希望在本校研修的学子,都具有全面的素质修养,最终成为栋梁之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考研学子认为,完形填空难度大,分值较低,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复习,考试的时候在最后交卷前随便猜几个答案就行。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考研英语有单科分数要求,有多少总分奇高不乏400以上的学子,最终就被英语分数线那多出的一分拦在了理想院校的门外?又有多少高分学子因为轻视了政治和英语,导致这两科不过线,最终手持接近满分的专业课分数默默流泪?  现下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命题难度增加,分数线逐年上涨,考研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我们把每一科目的分数都竭力提到最高。在这里提醒大家,考研复习不仅是一场意志的考验,更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考研复习的“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大家都不陌生。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木桶理论同样适用于考研。大家考研的总分,就是一只木桶,你分数最低的那一科,决定了你考研最终的高度。  像报考最热门的经济学,总分要求奇高,热门院校普遍录取线都在380分左右,北大、人大等排名名列前茅的院校,分数要求甚至在400以上,如果你的政治、英语、数学达不到60和130分,专业课就算考了满分150分,也达不到总分的要求,更何况一流院校的专业课是难以取得120以上的高分的,公共课必须达到70、140,才能满足总分的要求。哪一科没有学精,都会让考研的结果岌岌可危。  不仅考研的总分如此,各个科目的复习, “木桶理论”也同样适用。比如,考研政治各个学科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历年真题可以印证这一点,很多题目是同时考核两科甚至几科的知识点,马原有可能与时政结合,史纲考点也可能会涉及到毛中特的内容,如果其中某一科的把握不到位,导致判断出现偏差,那么这道题的得分就与你无缘了。  竭力解决木桶中的“短板”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那么我们这只“木桶”,想要盛更多的水,就必须想办法将那块最短木板的问题解决掉。  于是我们回到最开始讨论的,强化阶段查缺补漏的问题中来。这里提醒大家,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找到影响自己整体水平的症结所在。  大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在复习中,哪一个科目学起来最吃力,效果最不理想?哪一部分的内容对你来说最困难?这样反问之后,相信大家就能顺利找到自己的“短板”了。  找到“短板”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让这块短板变得和其他的木板一样长,紧紧拦住那些要溢出的“水”。  首先我们要突破自身所谓“天赋”、“兴趣”等因素的限制,将那些让我们无法努力学习弱项的借口摈弃掉。既然决定考研,就得把个人意志放在一边,努力去克服。  在去除这些不利因素之后,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时间,去弥补之前造成的缺陷。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不在乎最后一百天,加倍的付出,必然会取得理想的结果。如果在这一阶段感到力不从心,可以适当向学长、老师寻求帮助,借助他人的力量,让自己走出低谷。  最后,我们需要最终的检验。在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去测试自己查缺补漏的成果,印证所付出的每一分汗水。相信所有经过这一段磨练的同学,都会得到让自己会心一笑的答案。  既然已经确定了目标,就竭尽全力去做好。这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坚定的理念。不要因为害怕去面对自己的弱点,而逃避这个问题,否则,迎接你的可能是更为残酷的结果。我们要做一只没有短板的木桶,用高层次而全面的知识水平和素养,装一桶满满的“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