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39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中学化学学习七武器:[1]武器一:课本

中学阶段,乃至整个学习阶段,教材是学习好中学化学必不可少的一件“武器”,如果不立足于此,往往没有从根源处打好基础,对日后的学习,相当不利。    那么,如何使用好课本这一利器呢?
工具/原料

课本,以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为例

方法/步骤
1

通读课本。粗读本节课本:先看主题,知晓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分类法;次看小节标题,一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二是离子反应,知晓该节整体框架;再看全文,从头到尾一顺渡过,只关注读完,不在新知识、看不懂的部分纠结,跳过即可。通读课本的目的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讲的什么,有哪些概念、图片、实验等等。

2

简单作图。结合老师下发的预习提纲或导学案,概括出本节的主要知识点: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概念、本质、发生条件、意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能画出思维导图更好。

3

精读课本。按照课本编排,分两部分多次阅读课本,重点关注化学用语的来源、概念、关系、应用。第一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涉及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关于电解质结合我们可以这样想:①物质是可以导电的,但不是所有物质可以导电,因此我们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②什么样的物质才是电解质呢,依据课本我们如何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范围(化合物)、性质(能导电)、条件(只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4

适度联想。化合物是如何定义的?与化合物相关的是那些物质?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分类么?如何分?典型代表物质是哪些?……

5

精心做题。习题能加深我们对课本的认识,暴露我们没有想到或还不能分清的问题。如氯化钠、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钠溶液三种物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能导电?哪些是电解质?……

6

后期整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做作业、讨论等,会加深我们对课本的再认识,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