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73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夜视镜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夜视镜的应用发展趋势文章简介文章详细内容                                  夜视镜的应用发展趋势    夜视仪在欧美国家被广泛使用,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世界却很丰富。夜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而且夜视仪也是美军单兵的标准配备。平时在电视里可以看见美国大兵在夜间佩戴夜视仪作战的场景,让夜间行动的士兵如履平地。如果说只是看到夜视仪的这些用途。那就真的是有点杀鸡用牛刀大才小用了。在茫茫黑色里夜视仪能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妙世界一、夜视镜的操作1、夜视仪是用于在夜间和微光下观察目标的精密光电子仪器。为满足在极低照度下工作,夜视仪配有红外线发射器。 2、夜视仪在没有保护盖时禁止白天开启。在有光照的屋子里检查夜视仪工作性能时,必须在夜视仪带镜盖时进行,且不超过3分钟.并且夜视仪不应对着强光源,强光进入夜视仪内部有可能将其损坏或消少夜视仪的使用寿命。用带有镜盖的夜视仪观察物体时也应避免强闪光。当强光进入夜视仪时其能见度会下降甚至消失。此时,应立即将夜视仪从强光源处拿走。过1-2分钟后,夜视仪功能会恢复。特别强的光源会导致夜视仪损坏(如白天持续十秒)商家就只顾卖机器,这点就没有在卖机器的时候跟消费者说明,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夜视仪到手时候 直接把镜头盖打开,直接观看,觉得这机器就是跟望远镜一样,他们并没有想到镜头盖一打开,强光就会把增像管烧坏。在这说明一点,夜视仪唯有数码夜视仪是可以在白天把镜头盖打开的,因为数码夜视仪不是使用增像管作为图像增强器,而是使用低照度的CCD作为图像增强器。3.夜视仪允许1分钟以内的强闪光和闪烁,视场观察到的光斑不是夜视仪的缺陷,而是外部光源闪烁引起的。夜视仪在标准方式工作时不会出现光斑,夜视仪视场存在少量的黑点和亮点不是其质量缺陷,而是符合夜视仪的质量标准。4.夜视仪在寒冷的房间保存或冬季运输后,再次使用前必须在温暖的房间保持5小时。 5.夜视仪适合在环境温度-30度至30度,温度25度时相对湿度93%,局部照度5.10ˉ 勒克司或以下使用。 6.夜视仪工作时间。 不开启红外线照射器: 温度高于0度时---20小时 温度零下30度时---3.5小时 开启红外线照射器: 温度高于0度时---16小时 温度零下30度时---2小时 夜视仪在10度以下工作并开启前,必须将电池先置于温暖的地方(如胸部口袋)。二、夜视镜技术的基本问题    用于夜间观察的微光和热成像装置一般由信号接收、转换、处理和显示等部分组成。实现夜间观察不同的技术方案,都要在这四大部分上反映出来。夜间观察的难点是光强不足。解决的办法有:    (1)尽可能多地得到光能量,例如使用大口径望远镜就可以提高人眼在黄昏和明亮的夜晚的观察能力:微光和热成像装置也使用大口径的望远镜,如有的地面用热像仪口径达到245mm;    (2)设法对光信号进行放大,不同的技术基础形成不同的技术路线;如应用真空光电子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微光成像器件,而以红外物理、半导体、微电子、真空、制冷、精密光学机械等技术则制成了各种热像仪。    (3)在红外光谱波段观察目标的红外图像,克服光强不足的困难。如在微光技术中,将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延伸到近红外区,可以获取目标表面反射的近红外光,得到更多的光能量,改善微光成像器件的成像质量。直接获取目标自身发射的热辐射信息,在长波红外区观察目标的热图像,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夜视。因为该光谱区有巨大的光子数,没有“白天”和“夜晚”之分。非制冷热成像技术是热成像技术的最新成就之一。它克服了制冷型热像仪价格昂贵的困难,为热像仪在夜视技术中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途径。三.夜视镜的分类1、增像管增像管其实就是一个光源电子放大器,增像管是夜视仪最为关键的器件,也是影响夜视仪成本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增像管从原理角度说,可以分为1代,2代,3代甚至4代,理论上代数越高,越清晰。2、CCD数码夜视仪不是使用增像管作为图像增强器,而是使用低照度的CCD作为图像增强器。低照度的CCD能够辨识非常暗的光线,然后转换为可见的数字信号,显示在夜视仪内部的液晶屏上。所以数码夜视仪都有一个内置的液晶屏,而数码相机是一个外置的液晶屏。数码相机采用普通CCD,而数码夜视仪采用低照度的CCD.正是这个原因,给传统夜视仪增像管一样,数码夜视仪的低照度CCD是其非常关键的部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