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46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中医名言考记背:[19]了解篇

祖国医学,渊源颇深,欲探究竟,必多读典籍,方可窥其一斑。今举名医名著名言以飨各位,共勉习之。
工具/原料

静心细读

方法/步骤
1

治痰饮有四法:曰实脾、燥湿、降火、行气。

2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3

凡水饮蓄而不散者,皆名留饮。留者留而不去也。留饮去而不尽者,皆名伏饮。伏者伏而不出也。

4

惟水与饮,漉漉有声,为喘为咳,为呕为泄,为痞膈,为胀满,为眩晕、为怔忪,为寒热,为坚痛,为浮肿,为多唾,为短气,为体重。气为饮隔,痞满腹鸣,骨痛冷痹,则曰气分;经脉不行,血化为水,四肢红肿,则曰血分。凡此等类,皆水气之所由作也。据病验证,可不究其所受之原乎。

5

必由脾胃有湿,或脾胃本虚,又感饮食之湿,则停而不消,此饮之大略也。-----《本草经疏》

注意事项

精读了解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