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6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的社会活动。它以人类的语言能力为前提,强调实际情境中交际对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实效的语言沟通活动。
方法/步骤
1

提供与真实生活联结的机会   情境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口语知识的掌握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得到统一。教师不必传授过多的口语知识,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口语理论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性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和个性特长,要进行表现性测试的设计:如课前5分钟演讲、课本剧编演、小型辩论等,以挖掘学生的交际与语言潜能,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可采用如下基本环节:确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题,搭建学习的具体课题框架;进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框架某个节点,帮助学生沿着框架攀升;独立探索;协助学习小组协商讨论,设计促进迁移的问题;效果评价。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这一模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

创设口语交际教学情境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尤需强调情境,营造“在场”的气氛。情境可分为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课堂是制造模拟情境的场所,教师要具有制造模拟情境的能力,做到情境多元、开放和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其中,学习中心站模式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一种有效开发与利用,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   学习中心也被称为学习站。每个学习中心,都要求具备一些学生完成活动和小型项目的必需品和材料。学生一般可以2~3人为一组,甚至可以独立活动。采用多元智力学习中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利用一系列独特的、有创造性的方式来学习与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技能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形成以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能力的环境,促进对口语交际知识的“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发展智能强项,改善智能弱项。

3

积极促进学生的广泛参与   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口语交际的训练,是教师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其基本特征为:主体性、自觉性和选择性。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能够促进平等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学会交流与合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手脑并用,交际能力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由于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特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适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一般可采用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学习和学习协作小组的形式。前者是异质分组,而后者是同质分组。小组成员一般为4~6人,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口语表达能力、个性等因素合理编组,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2.智力激励方式   运用智力激励法,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应对能力。它适用于讨论、辩论等口语训练中。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4人左右,甚至可以将学生分成2~4人的蜂音小组,让学生进行几分钟如蜜蜂振翅般的小声议论。小组划分可随机进行,也可根据口语能力的差异分成同质或异质小组。一般要给小组取一个名字,进行召集人、记录员等角色分工。其次,教师要给定讨论的话题。在展开话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高度的敏感,进行提问、质疑,引发学生热烈的、有意义的讨论。再次,进行智力激励,让学生畅所欲言。要求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做到简短、直接,有“闪光点”,能够迅速找到“语点”,使用关键词语或短语。

4

构建多领域学习内容间的联结   口语交际、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并列为新课程学习的五个领域,这五大领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将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相互联结,是应该而且有可能的,如可以在多音字组词练习中,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说说它们的特点、类型等,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词语,而且有助于他们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发言、讨论等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还可以在写作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先口头作文,再写下述说的要点,既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规范、严谨、深刻,也能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在课堂上交流写作的思路,共享写作的好素材;课堂外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性学习,更能直接体现交际能力的训练意图。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