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49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家长怎么正确帮助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政策不断出现,给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即提出了诸多的新问题。现在的普高考生都在十八九岁,十几年都是上学了,社会经验不足,怎样面对新的情况填报好高考志愿呢?最直接、最捷径的就是求助于个人的家长。通常说,“考场考孩子,志愿考家长”,“孩子考得好,家长更要报(志愿)得好”。家长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是情理之中的,且负有义不容辞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也绝对是恪尽职守、主动努力地去帮助孩子完成。那么,家长怎样才能正确帮助孩子把高考志愿填报好呢?
方法/步骤
1

要吃透国家关于高考改革的文件精神。  国家高考改革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回归了学校教育、学生学习的真正本位。老师应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就学什么,不再是为“分”而学习、一天到晚围着高考要达到的分数线而辛苦奋斗。因为,高考改革的文件把大学招生原来录取的“指挥棒”改变了。

2

高考改革大学招生录取的模式变成了“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元录取。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因此,除了高考分数之外,诸如价值观、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等对于考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综合素质都已进入大学招生录取环节,并成为高校更为看重的录取依据。学生根据大学事先公布的人才选拔要求,结合自身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主动选择大学。大学根据考生的条件择优录取。双方“自由恋爱”,“两相情愿”,不再是以考论“分”“拉郎配”。国家的高考改革确实是一个真正培养、选拔人才的务实改革,是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的改革,是老百姓们拍手称快的改革。

3

要大致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年均增长在9.8%。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持续了30多年,尤其在01年到10年是增长最快的时期,大体年均增长10.5%,这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史上堪称奇迹,是非常少见的。从当前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期。针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将要加强防控风险准备,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适应新常态,国家经济持续、稳步、有序地较快发展,这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大局,也就相应的给诸多学子提供了就业的广阔天地。不管是学工科的、学理科的、学经济的、甚至于学法律、学文的等,都有了“施展身手”用“武”的岗位,学以安身,学以立业,为国家的强盛发展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4

要帮助孩子(考生)制定个人的人生发展规划。  人,没有目标就不会成功。古语云: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家长帮助孩子(考生)制定个人的人生发展规划就是促使孩子(考生)按照既定的设计成功成才。首先要帮助孩子(考生)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认识自己的兴趣,评估个人的优势,了解个人的能力,回顾自己的阅历,总结自己具备什么经验,个人有哪方面的创造创新素质和潜能等等。根据这些即能找到、发现个人的“最优”,以选定个人从事的职业,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以此,作出个人的人生规划。其次,就是按照个人的人生规划,选择要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上哪里的研究生,甚至于想到要到什么单位去实习实践等。再次,即是个人的年度发展设计。经过几个阶段,用几年时间,怎样努力,取得怎样的成就。到多大岁数,争取取得哪些科研成果,在国内、国际获什么奖项等。这就是进一步落实个人的人生发展规划。但需要切记的是,规划已经制定,必须一定坚持——向着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不懈地努力,努力,再努力。付出千辛万苦,才能实现个人的美好人生!

5

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考生)报好高考志愿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有这方面知识经验的人去学习。一是应该去找填报高考志愿这方面的大学教授、专家。一些大学里的教授尤其是具体主管招生的教授、专家,他们最了解录取学生的条件和要求,甚至于怎样录取、经过哪些程序都倍清楚。这是最理想的咨询对象了。二是家长可以去找高中年年送毕业班的老师,或者是班主任,这也是很直接的。他们每年都做这方面的工作,“久练久熟”,“熟能生巧”,会具有填报高考志愿的丰富经验。三是家长还可以去找具有这方面知识经验的相关人员。有的人好学习、好钻研,孩子刚报考了大学,亲戚的孩子也接二连三的考大学,在填报高考志愿这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知识,家长不妨便向这些人咨询。多学习,多了解,再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根据孩子报考学年的实际,反复权衡,认真比较,就能把孩子的高考志愿填报好。

6

要客观认识、评价孩子(考生)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有一个了解和认识,其性格是什么,兴趣是什么,爱好是什么,孩子多年的习惯养成了什么特长,如好说能说、表达能力好,好唱能唱、获得过奖,爱跑爱跳、评为几级运动员等,还有绘画、书法、小说、诗歌等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及数理化等的钻研、实验有什么发明创造成果等,在这些方面的学科是不是突出于别人,是否为个人的学科特长,在省、国家又是在一个什么档次上。要观注孩子(考生)在哪一学科上兴趣更浓,想象力更丰富,新思维不断,灵感迸发不穷,更具有创造创新的潜力…… 家长要清楚、掌握孩子的这些,注意帮助他们发现特长,突出特长,发展特长,“一手鲜,吃遍天”。请相信,考生确实具备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很多高校即会自然地看重他,也会按照相应的程序对其予以录取。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