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97今日阅读:179今日分享:36

新妈必知:五类威胁宝宝健康因素

在育儿领域有一个专业的说法叫“危险的1岁”。据统计,1岁至2岁的孩子发生意外的几率要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都多。 1岁的孩子开始说话、走路,事事好奇。当他开始探索世界时,危险也随之靠近。
步骤/方法
1

​跌损伤  受伤原因:刚学会走路下肢力量不够强  1岁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有较强的独立愿望。然而,当他独立行走时,下肢力量还不够坚强,极易跌倒。而在跌倒后,上肢力量也不够强大,尚不足以妥善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最终导致受伤严重。  首先,家长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时刻留意孩子的举动。此外,家长还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这就要求家长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出提前的预设,事先清除可能出现的“障碍”,避免孩子在车多、路况差等地方玩耍。

2

烧烫伤  受伤原因:1岁到3岁以下儿童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烧烫伤的。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刚学会走路,能够到处走动,但步态又不够稳,经常有小孩碰倒暖水瓶或跌坐在热锅里。  让孩子远离暖水瓶等“危险物品”1、暖水瓶、热水杯、刚盛好的热汤(热粥)等,千万不要放在孩子容易碰到、摸到的地方。2、尽量让孩子远离厨房,不要将刚从炉灶上取下来的热汤锅、热粥锅等放在地上,防止小孩不小心跌坐进去。3、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将水温调好后再把孩子放进去。4、使用电热毯取暖时,热后要关掉开关,以防引起失火。

3

猫狗咬伤  受伤原因:宠物抓咬伤也比较多,占到总数的20%。现在很多家里都养有猫狗等宠物,1岁多的孩子经常和宠物玩耍,很容易被宠物抓伤、咬伤。目前小区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孩子出外活动时被猫、狗抓伤、咬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咬伤后马上清洗伤口及时就医  对于猫狗等宠物抓咬伤,一旦孩子被宠物咬伤,家长要马上清洗伤口,具体步骤是:挤出伤口里的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处,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由于猫狗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在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此外,伤口不要进行包扎。伤口反复冲洗后,家长要带着孩子去医院,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此外,如果自家养有宠物,最好不要让孩子和宠物太亲近,如果孩子身上原有的伤口没有愈合,被狗舔了之后也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

4

异物卡喉  咀嚼功能不强 声道喉道的保护功能差  0~2岁的孩子,容易发生异物卡喉,危险系数也最高。因为这个年龄段娃娃牙齿并没有长齐,而且咀嚼功能不全,声道和喉道的保护功能也很差。而且,一旦发生异物卡喉等情况,宝宝的器官非常嫩和薄弱,手术难度系数很大,容易在手术中造成小儿心肺功能衰竭。  不要让孩子拿到易吞食的异物,异物卡喉后勿用喝醋等土方法。  一是家长要保证宝宝处于安全的环境,容易吞食的异物不要放在宝宝能够拿到的位置;二是家长喂食宝宝食物时,既要减低食物卡喉的危险性,也要避免宝宝在进食时啼哭;三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培养安全意识。一旦宝宝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梁军建议家长尽快送医,不要采用喝醋等土方法试图将异物掏出,以免耽误最佳抢救时间。

5

误服药物  受伤原因:认知能力有限 爱把东西往嘴里放  2岁以下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好奇心强,喜欢把摸到手的东西往嘴里放。  药物要放在高处或锁在抽屉,孩子误服后要赶快送医院。  家长应把药物等危险物品放置到高处或带锁的抽屉内,尤其切忌不要在孩子可以触及到的地方放“鼠药”等,以免孩子误服,造成安全隐患。有些家长发现小孩误服药物之后,往往容易惊慌失措,只顾着责骂孩子,把孩子吓到更加无法说清事实,延误救治。此时,家长应及时观察到孩子的异常反映,并带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