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54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9

篮球意识的形成

下面给大家分享篮球意识的形成!
篮球意识的形成
1

1、在训练比赛现实中的观察感知:   感知是运动员意识到比赛现实客观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感知就不可能产生意向和思维。篮球运动员主要是通过视觉观察的感知来获得场上信息。通常优秀篮球运动员都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的视野范围超过普通人,这是多年训练实践中反复磨练的结果。另外,篮球运动员的观察感知具有选择性的特点。比赛中的诸多信息,可能同时进入运动员的视野,但不可能都被注意到。哪种信息首先被视觉感知,取决于它与运动员主观意识中比赛目标意义的相关程度。通常与目标意义相关程度高的信息,被首先感知到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可能性则小。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主观意向的指引下,首先感知到视野范围内的是那些与主观意向相关的攻守对抗信息,而对于其他信息则忽略不计。可见,篮球运动员的视觉感知受主观意向的指引,而视觉感知又是意识过程的必要条件。

2

2、激烈对抗条件下做出的瞬时思维判断与决策:   篮球运动规律决定了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的思维与决策行动必须与此相适应,要时刻意识到情况的变化。运动员在观察感知比赛情景的基础上,善于在瞬间完成对情况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对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做出行动的决策。这一过程是在瞬间实现的。具有良好篮球意识的运动员,通常就能够准确把握复杂的比赛对抗情况的不断变化,做到行动胸有成竹,大胆、果断、准确、自如。这是他们在多年训练和实践比赛中积累起来的高度精密的意识活动反映。因此,运动员的瞬时判断、思维与决策过程是篮球意识活动的核心,培养篮球意识必须重视围绕提高瞬时的思维与决策能力来进行。

3

3、积极、合理、准确的行动应答:   篮球意识对比赛的能动作用,表现在运动员能够针对场上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攻守行动的强烈欲望应答。对比赛事态的观察感知与思维判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决策和行动,因此,行动的合理性、积极性,是篮球运动员的意识水平和实战对抗能力的标志。在篮球意识与对抗行动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尽管行动是第一性的,但行动离不开意识的主导,行动只有在一定意向的指引下才能成为有目标的主动行动。否则,就会使行动失去目标,成为无意识的或是错误意识指引下的盲目行动。应该指出,意识主导下的行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比赛中运动员的行动受自身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的影响,当运动员身体机能不佳、出现过度疲劳而使体能下降时,行动会受到影响,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种现象更进一步说明,在篮球运动的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关系中,物质与存在是第一性的,精神与意识是第二性的。没有物质与存在作为基础,意识与精神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

4、意识行动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强弱与攻守对抗行动的激烈程度是始终相互伴随的。依据意识的规律和特点,由于大多数技术动作是由无意识机能控制的,因此,运动员往往意识不到行动的过程,而行动的结果常常成为意识活动的重点。这是由于运动员攻守行动的结果与行动的意向目标密切相关,因此,运动员会始终意识到攻守过程的成效。在运动员的大脑中枢内,存在着与行动结果相对应的智能评价模型,这些模型是篮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运动员依据评价模型能够意识到哪些行动是奏效的,而哪些是失败的,因此,评价与行动时刻相伴。成功的行动可对意识进行强化,失败受挫的行动可使意识中的智能模型得到修正,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在不断的评价———反馈过程中得到完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