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0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行摄波斯,伊朗摄影之旅摄影创作地伊斯法罕介绍

“伊斯法罕半天下”,这句话流传甚广。来到伊斯法罕的人多数都是冲着这句话来的。它也是座古老的城市,在萨法维王朝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达到全盛,那时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汇聚,被称为中东的佛罗伦萨。 扎因德鲁河是伊斯法罕的母亲河,据说现在只有四,五月有水,它的河北面多数是萨珊王朝建,比较老,好比上海的浦西,河南面多数是萨法维王朝时期建,好比上海的浦东新区。南面多数是亚美尼亚的能工巧匠建的,现在还住着相当数量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不过他们还是要根据伊朗现行的法律戴头巾并且不得喝酒。 夜晚的33孔桥美极了,33孔的桥洞倒映在河里,流光溢彩。桥上很热闹,有很多年轻人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桥上。他们通常喜欢坐在桥上的拱形门洞里,或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或望着河水小声交谈着。行行摄色建议喜欢影友们多在早上和晚上来这里进行创作,日出和晚上的灯光效果非常不错。 伊玛目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萨法维一世时期,1638年完成,又称“马斯吉迪·乔密亦·阿保西”或“国王清真寺”。 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其外形为壁竞式的正门面向正北。清真寺的大门是镀银的,正门高达30米,门上写有许多诗文,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用漂亮的波斯文纳斯塔利格体书写。 这座清真寺起初是阿巴斯为来自黎巴嫩的长老Lotfollah而修建,后来成为阿巴斯的私人清真寺,因此才没有宣礼塔。与伊玛目清真寺不同,这里的装修是以柠檬黄色为基调,而不是蓝色。 清真寺是伊朗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而有关清真寺的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界都算是很少的。对于那些想要创作一些不一样的摄影作品的摄影爱好者而言,伊朗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如果你想要拍摄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你有心去创作一些不一样的作品,伊朗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