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48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8

听外婆说那逝去的鼓浪屿

终于要去那个外婆怀揣了半辈子终是没有再放下的鼓浪屿了,不知道家里的老宅子这么多年来没有了外婆静静的聆听怀想,没有了妈妈温柔的擦拭整理,没有了爸爸帅气的提笔随书,不知黄叔叔将老宅子打理成何种摸样?还有妈妈千叮万嘱我一定不要忘记去看看的龙头路282号,不知曾经的那个人是否还在曾经的那个地方?从听了外婆反反复复提起的美丽安静的鼓浪屿开始,从我决定要回故里看看祖辈们生活过的鼓浪屿开始,我就一直不停的紧张着,这份紧张就像是过去听从父母之命,嫁予从未见过面的丈夫即将被揭开盖头一样,满心忐忑还有期待。 飞机飞离了吉隆坡,在三万英尺的高空,心里只有澄澈。下飞机后我直抵泰谷酒店,安顿好行李后,让酒店经理帮我聘了个女导游。我不怎么喜欢讲个不停的导游,特意叮嘱他只负责带路,其他不用说太多,带我去老宅内厝澳那里就可以了。打的到了厦门轮渡码头,后悔其实用走路的更划算站在快艇通道上远远望去,朦朦胧胧的红房子,还有几乎被弱化成一个小点的游客们,晨曦中的鼓浪屿就像一个等不来糖果的小孩子,泪眼模糊。它一定不会在乎有个家庭在1976年离开了它奔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而那个家中最爱它的外婆,已经不在。所以,我是代替最爱它的人来看她。下脚的地方是钢琴码头,外婆说过,以前鼓浪屿居民出入多在山丘田码头的。导游说钢琴码头是后来建的。站在岸边,嗅着岛上的空气,看着山丘田码头,时间就像是静止了一样,连呼吸都是打扰。路牌有一点点高,白色的字体有一点点反光,要遮住光线才勉强看得到。从未听外婆提起过海底世界,如果外婆记忆的位置没有误差的话,这儿以前应该是个小公园吧,应该有陪着老婆陪着孩子散步打发时间的人,应该有偷偷幽会时刻警惕着四周动向的情侣们,应该还有天真烂漫到即使不认识也能嬉闹到一块的小孩子。这是曾经的黄家渡码头,具体年代忘记了。依稀能看到很多简陋的渔船,还有正在捕鱼的一脸欣喜的渔夫。而我看到的黄家渡码头,只有各种装货的板车,还有面色疲惫眼神散漫的卸货工人。可能遇到什么神色的人,看到什么颜色的风景,只是取决于走的方向。(旧时的鼓浪屿,常常可以看见外洋的邮轮掠海而过)人生不过就是在同一个路牌不断地停留,再不断地离开。不断地遇见一些人,再离开一些人。海面上浮着的船只,海水是暗暗的黄色,浊到我不敢撩一点水擦一下弄脏了的鞋边。妈妈说她小时候,海水很清,有很多小小的海底动物,常常能看到打着赤膊游泳的男孩子们,捕鱼的时候都不用去海中间的,直接在岸上撒网就能网上一大堆的鱼虾什么的,可快可重了。现在应该没有敢下去游泳的了吧。(导游说涨潮时厦门的海水满清澈的,不过与外婆描述的还是有落差的)外婆在这里做过无数次的“坏事”,我代她再做一遍。外婆走过无数次的路,我代她再走一遍。我着迷街角,因为转弯的时候最神秘。也许下个路口就能遇见你也说不定。在龙山洞的入口的一家小店,淳朴的老板很爽快地外借帽子,丝毫不介意我是看客。外婆说以前只有笔山洞的,我没想到现在去内错奥还可以走龙山洞,不过看到修建年份是1991年12月也就了然了。路过龙山洞,洞很长,有一点冷冷的感觉,像开了空调一样闷闷的冷,不是很舒服。我自小对一些东西很是敏感,按理来说我是不应该站在那个小的洞中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促使我一定要站里面拍张照再走。据说鼓浪屿政府本来是有打算要在这开菜市场的,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不了了之了。曾叔的店内厝澳路龙山洞口右侧曾叔是妈妈的朋友,曾经随船到马来西亚的时候去看过我们,那时候我还是小不点。我没想到我一说名字曾叔立刻就记起我了,还是那么可爱的曾叔。店里的侧墙上留下了从2000年开业至今的回忆,我就随意看看,满墙壁的明信片便利贴,都是喜欢曾叔的人留下的记忆。曾叔还没上市的糖果,我来替大家检验一下,甜甜的,酥酥的,是快乐的味道。偷闲的曾叔拿出私藏的旧照片给我讲那些年他跑船的过去曾叔说,在菲律宾那,因为靠近赤道,海平得像镜子一样,但是水面又是呈半抛物线,很是漂亮。这样奇怪的海面还真是矛盾的可爱。在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雨暴风狂,水流得很着急,很吓人。在加拿大的锚地,曾叔趁等通知安排进港的空当放线钓鱼,钓的是皇帝鱼。那里的虾很大只,毛长得很长,鱼多得几乎放下去就可以收线。 曾叔在马来西亚时的照片,可爱的曾叔年轻时也是个文艺青年吧。曾叔说几乎每个国家的港口靠岸区都有红灯街,我迷糊地问红灯区是什么,曾叔一解释,害我羞红了脸。曾叔说他店门口的路其实是叫兴化路的,总被误认为兴华路。这条路上,八十年代的时候都是薄膜厂与塑料厂,工人们的工资都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后来很多工厂倒闭了,有些迁去厦门了。曾经的兴化路。这样的老照片总能给人一种惋惜感,一张胶片,留住了风光,留不住时光。突然觉得这就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应该有个撑着油纸伞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独自走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留下1924是家旅馆的名字,建筑在1924年落成。位于内厝澳路459号。外婆说八卦楼最开始的主人是林鹤寿,是在林鹤寿离开之后,沦为日本人的旭瀛书院。八卦楼身世坎坷,后来又陆陆续续做过小学,厦门电容厂,员工宿舍,以及厦门博物馆,导游说是近几年才成为风琴博物馆。妈妈说她小时候还在这里上过学,因为发生了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所以很快学校就搬走了。外婆说因为在建设过程时出过意外,所以一直是非很多···进去之后,一股浓烈的消毒水的气息直拥而来。楼梯下面就是地下室,通往下面的入口前竖着个牌子,写着:观众止步。站在这里看二楼,怪瘆人的。好像二楼也是不能上去的。这里的琴很多,入眼的红漆色。这里的门很旧,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故事吗?这里的草地很干净,绵绵的还有树荫,夏日里乘凉还是蛮惬意的。紫色的小花丛丛的开得很是缠绵,忍不住想要逗弄一下。红屋顶,白墙,绿树,蓝天,拱形门窗,只是物是人非离开之前再看一眼,即使是做了背景还是那么抢镜的八卦楼。金兰饼店内厝澳路413号妈妈最爱的饼店,妈妈说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店家就开了,还是一家三代呢。我没想到还能在妈妈给的地址里找到,多少年了,难得它一直坚守内厝澳413号不曾离开。可惜的是,没有看到妈妈最爱吃的形状像猪脚的猪腰饼。身后的红砖很有妈妈记忆里的样子。绕过康泰小区,就快要到家里的老宅子了,终于可以触到外婆还有妈妈说的过去了,期待满溢。故里久居安泰路21-23号回家啰,好紧张哇,开门都不利索了。花花草草们,我回来了。外婆,我终于回来了。我熟络地走着,就好像天天住在这里,只是出去散了散步一样。家里的花园真的好大!我们家院子很大,有五亩地呢。花花草草被园丁打理的井井有条。葱绿的藤蔓,从小梯上向外伸着懒腰。我们家比外婆和妈妈描述的还要漂亮。踩在家人走过无数次的铁质楼梯上,听着回声,时光回到妈妈的小时候···妈妈一定穿着花裙子在这里捉过蝴蝶养在玻璃瓶里。妈妈一定在屋角踮着小皮鞋摘过花别在发间。外公一定是坐在这里慈爱的看着调皮的妈妈各种耍宝。外婆走后,房子一直是黄爷爷在打理,照片上的爷爷已经70多岁了,老照片上是他20来岁的样子。突然想起一句诗: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从院子到房屋,每寸土,每方空气,都是妈妈和外婆的回忆。过去的两天我活在妈妈和外婆的回忆里。要回现实了,这两个字总是这么残忍。站在门口,回头看看过去的时光,过不去的回忆,伤感到眼泪好想流下来。笔山洞,没有人的笔仙洞。外婆说,过去外国人常走的一条路,在20-30年代是不许喧哗的,因为在洞内说话回声特别大。外婆还说,里面冬暖夏凉,所以很多人喜欢去。我穿过的时候,凉快是真的,但是很吵,里面还有摆地摊的,而且还有一股很大的油漆味,好像是因为里面的墙壁被胡乱画得不成样子所以重新刷了漆。三一堂安海路67号基督教堂,在妈妈小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般堂皇,舒婷阿姨和她在这都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小小的岛屿,快要承载不起的游人。妈妈说那时候鼓浪屿人特有一种优越感,似乎与厦门岛的居民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原岛民与外来者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现在的龙头路更胜从前。妈妈说旧时街心公园附近商家很少,布艺行倒是很多,大家闺秀常来买布。我倒觉得商业气息略微有点重,路边摊很多,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干净,倒是有个性的精致小店很多。听曾叔说因为以前老别墅大多变成家庭旅馆了,周边旅馆增多,使得街心公园附近的菜市场的菜很贵,以前是很便宜的,现在都要去厦门买菜,因此也迁走很多人。古厝甜头龙头路282号妈妈年轻时喜欢这附近的两家店,一个叫春露商店,店里很多糖果,妈妈常去买糕点,忘记具体的门牌号码了。另一个叫布艺商行,这家店主跟妈妈渊源可大了,他最初还是布艺商行里一个跑腿的小伙计。妈妈小时候常跟外婆到街心公园这购置布匹,妈妈自小就是人见犹怜的美人儿,而且读过很多诗书所以出落得很有书卷气质。第一次看到那个小伙计的时候,妈妈脸就红了,妈妈后来跟我说,也不知道是和原因,每次见到他心都要跳出来。去买布匹的次数多了,妈妈就发觉店内的小伙计老是趁她不注意偷偷看她,等她看过去的时候,他又慌忙别过了脸。后来妈妈就常常找借口自己去布艺店,两个人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却谁都没有开口挑明。却终于还是被外婆发现了,那时候的外婆和所有母亲一样,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女儿和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男人在一起的。结果小伙计来找外婆,跪下来向外婆发誓会对妈妈好,并哀求外婆给他一个机会,妈妈说当时的情景她这一辈都不会忘记。外婆只说了一句话:等你有资格了再来。妈妈没有说话,小伙子也只是看了妈妈一眼便转身而去。再后来,他是成为了布艺商行的老板,只是他实现得太晚,妈妈还是没能等到他······妈妈说,遗憾成全美丽,没能在一起的也许才是最美好。这个故事我没听外婆说过,也没听外公提起,只是妈妈在我来厦门前告诉我的,想让我再去看看那个爱萌生的地方龙头路的店几乎全都不是妈妈说的样子了,我按妈妈说的,找了很久,直到问了一个老人才知道布艺商行大概是现在282号店铺这个位置。曾经的布艺商行已经易主,换成了一家叫做古厝甜头的商店。妈妈熟悉的红砖这里也能看到。看不到的是当年的小伙计。店里贩售的鱼松味道很好,是不是妈妈小时候在这贪嘴的吃着零食也和我一样?叫冰点美仁的糕点,糯糯的,不腻,像妈妈喜爱的绿豆糕。离开了龙头路的282号,离开了妈妈给我的嘱托。已经是到鼓浪屿的第三天了,天气很好。音乐厅晃岩路1号外婆说这个位置以前是外国人的坟地,是在49年以后才改建成现在的音乐厅的。站在外面可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人民体育场中华路妈妈说以前体育场是没有围墙的,根本不需要花钱就能去踢足球。在她小时候很多学生放学了都回去这里踢足球。而现在,不仅用冰冷的铁栈栏圈起来了,进去打打球什么的还要收费。菽庄花园港仔后路7号外婆说梳妆花园以前的门票只要5分钱,那时候5分钱可以买很多糖果。现在贵多了。外婆还说,以前体育场到菽庄花园这一带住的都是外国人与有钱人,经常会举行音乐舞会什么的,所以总能听到琴声,但在解放前开始消失。在30-40年代,外国人在鼓浪屿上建房子,很多飞机飞来飞去,老外到处喷洒农药,蚊虫都死光光了,所以水异常清澈。皓月园(观海园)漳州路妈妈说,观海园地下以前是水牢,用来关押犯人的。这种水牢是用窑洞改的,门口有铁栈栏锁着的。涨潮的时候会有水,浸泡着囚犯,等到落潮了水位又会退下去,是不会淹死人的。妈妈小时候听看门的大叔说,晚上九点以后最好不要去这附近的海滩,因为在那里会听到囚犯忽近忽远的沉重的脚镣声,还有似有似无的低沉的呜咽声。转眼就要离开了,外婆的,妈妈的,还有我的短暂的回忆,就要留在身后的一个浮沉沧桑的小岛上,如果说舍不得,迟早也是要离开,也许未来我还会再来,将来见到的可能又是另一张画面了。庆幸是至少有些东西还是外婆和妈妈记忆里的样子,也不枉我穿越时光一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