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91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9

济慈《夜莺颂》赏析

知人论世:济慈,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作此诗时,诗人23岁,患肺痨,还处于热恋之中。本诗表达了强烈的悲愤和对生命的渴望。
工具/原料
1

《夜莺颂》

2

一颗沉静的心

3

一副审美的姿态

方法/步骤
1

“你呵/轻翅的仙灵/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     此处诗人苦闷的心被夜莺嘹亮的歌声感染,发出了令人振奋但短暂的呼声。在多舛的命运压迫下,这理想者的呼声弥足珍贵。

2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和灰色的绝望/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这是一个麻木的现实,人们没有思想,因为任何思索都会带来灰色的记忆和忧伤的眼神。这里作者委婉表达自己生命在凋零,不能与恋人相伴久久。

3

“噫/这是个幻觉/还是梦寐?那歌声去了:——我是睡?是醒”      诗人深深陶醉在这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全然不知道自己在睡着还是醒着。悲痛至深,才会被这歌声感染至深。

注意事项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让诗歌带来一片心灵的净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