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8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你知道哪些是理财陷阱吗?

从去年开始,宝宝军团发起的互联网金融大战进行的如火如荼,然而,在今年春节过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有所下降。然而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却在此时呈现“逆袭”姿态。据报道,不少投资者又从互联网金融转战到银行理财。但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往往就可靠吗?理财产品的乱象和陷阱你又之道多少呢?下面,晋商贷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的您不得不注意的“陷阱”,请投资者在购买时小心提防。
方法/步骤
1

陷阱一:宣传的预期收益率不是真实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标示预期收益率并非指就能赚那么多。事实上,没达到宣传所说收益,银行是不会负责任的。   股票、开放式基金及可分离债券中所含有的权证等高风险市场的产品,收益率根本无法预测,更无法做出收益承诺,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盲目购买后,很有可能面临亏损。

2

陷阱二:收益率≠年化收益率  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钱数真的差很大。   收益率指合同到期后,本金的收益水平。例如10万元本金,5%收益率,理财期限是30天,则30天后的收益为100000*5%=5000(元)。而年化收益率,指一年365天到期后的收益,则10万元本金、年化5%、理财30天后的收益率为(5%/365)*30*100000=410.96(元)。   5000元和410元这真的差很大,购买前要记得搞清楚。

3

陷阱三:销售前后银行态度不一  理财经理要靠卖理财产品完成任务,所以,态度前后差别很大。很多投资者其实是处于弱势状态。   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将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仔细咨询理财经理,看清楚相关合同,弄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否100%保本,风险在哪,最坏的情况可能亏损多少等基本问题。其次才是比较收益率,切忌稀里糊涂,被吹嘘的高收益率所诱导。

4

陷阱四:理财产品设计不合理不规范  我国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还不完善,投资者本身处于劣势地位,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购买理财产品,很难对产品的缺陷或合理性做出专业正确的判断,而理财经理为了完成任务,常常夸大收益,隐藏风险,使没有金融基础知识的投资者盲目购买。

5

陷阱五:产品宣传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到位  目前,投资者只能从银行网站上获取定期的产品净值信息,而对于产品的具体运作、净值变化的说明、近期的风险因素等都没有获知渠道。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银行也未能很好地向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这实际上是盗用银行信用为理财产品服务,从而模糊理财产品和其他储蓄产品的区别。

6

陷阱六:存续期内,投资者不能提前终止理财,银行却有权提前终止  在固定收益产品中,合约中规定银行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条件下拥有提前终止产品的权利,而投资者并不享有,也就是说没到期之前,我们是不能把钱取出来的。 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