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5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怎样正确做远东原油投资的理解基本分析

从原油投资了解到,不止原油投资者,很多做贵金属、外汇甚至证券投资者都是看到某一重要消息一出就基本分析下是利多还是利空,然后就冲进去做单了,这样真的对吗?显然这类投资者进入一个误区,本文将为带大家简单理解下基本分析及应用。
工具/原料
1

熟悉股票K线图

2

了解投资基础知识

方法/步骤
1

首先,先介绍下基本分析概念:  基本分析也叫宏观分析,是通过市场的历史因素,远东原油期货结合当前经济状况发展的水平以及形式来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预测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市场有着不同的分析方式其分析的核心侧重点也就会稍微有所偏移。

2

其次,了解基本分析的“误区”  许多投资者都已经进入基本分析的“误区”,你得先明白基本分析绝对不是消息面分析,更加不是简单的数据分析。大多数投资者,在基本分析当中就是浏览真假消息密布的财经网站,查看各个媒体发布的消息,最后查看一下财经日历中的数据公布结果,草草的判断利多或者利空某种产品,完全没有统揽和全面。这样的分析方式绝对不可取。举个例子:原油投资者最爱关注每周三晚上的EIA库存数据,单独用库存的增减对价格进行分析预测,这是大多数市场人士进行基本分析的一习惯。一听到库存增加就倾向看空,一听说库存下降就要看多,结果是每每受到市场的否定,特别是今年以来,大多数次EIA库存公布后的走势完全是相反的,颠覆了多少人以前对EIA原油库存的认识,这未必不是好事,可以使大家更深入研究EIA库存数据,进行全面解读。

3

再次,必须理解基本分析的“核心”  无论原油市场、证券市场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其基本分析的核心就是“供需关系”。所有的消息,无论真消息合适假消息,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去交易其手中的原油、证券或其他衍生品。这一点的证券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中最为明显。下面将详细讲解如何运用供需关系来分析走势。

4

原油投资者大都从股市转过来了,比较熟悉股票,那就以股市为例:证券市场当中存在供需关系最明显。公司发行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卖出自己的股票。但是公众并不愚蠢,只要你的股票不够活跃是没有人愿意染指的。但是为了卖出你手中的股票,必须选择造市。一旦造市成功,股票活跃了,那么公众就会被吸引,这时候便可以准备卖出了。一旦公众的资金入市之后,股票价格自然被推高,价格越高对承销股票越有利,需要内部一点一点的卖出,当你卖出的时候价格必然回落,随着价格回落公众有可能离开,所以想要不被公众察觉就需要表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股票价格上升的过程中逐步卖出。但是卖出的部分一定要小于公众申购的部分,只有保持供过于求的状态,股票价格才不会被压低。

5

复内部一旦卖出股票,价格就会下探,此时需要内部再次买入部分股票达到稳定价格的作用,只要价格跌不下去,那么就会继续上扬,公众便会再次被吸引,入市之后价格再次被推高,内部便会再次继续卖出股票,公司内部在上升的时候卖出股票,在下跌的时候也卖出股票。直到手中的股票卖光。  所以最为散户的公众投资者,必须要把握股票的供需关系,绝不做肥羊。至于把握供需关系的节奏,需要在日常的远东原油期货交易中锻炼。

6

同样大宗商品如现货黄金,期货油市中道理也差不多,不过油市的好处是谁也无法操控,毕竟全球性的市场,但沙特、俄罗斯、美国等产油大国的话语权相对来说更大而已,如今年2月份俄罗斯与沙特等四国商谈出的“冻产协议”就促使油价从近10来年低位反弹,目前可确定的是虽然供明显大于求,但几处供应中断促使油价在短短两年内从100多美元/桶的价格跌至如企稳在40美元上方。

7

还有个重点在于“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数学”。数据分析一般是指对各国公布的种种经济数据来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对市场行情变化的判断。但是仅仅根据数据的预期与公布值前值的比较得出利多和利空的结论是比较荒谬的,也就是很多次数据预期跟行情走反并不保持一致。数据分析的方式在于制定符合当前经济情况的数学模型,当你通过数学模型的检验得出公布的数据符合某个数学模型,那么基本上数据是保持线性关系的,最终得到的数据比较精准,此时顺应行情的概率要比预判利多利空依据更加有力。

8

最终总结我们看到的预期值基本上都是经济学家或者高盛、摩根等顶级金融机构根据他们自己的经济模型分析计算出来了,就拿单个数据来说,在原油这个国际性大市场中,每个机构或者投资者对自己的经济数学模型或并不一至,而我们在国内网站上看到的一般为多机构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如果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对于数据的利多利空看法就有分歧越大,所以要么你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自己的分析模型并经过复盘验证,要么就用最简单的方法:追踪猎物的踪迹,即从K线图中研究其倾向方向。

注意事项
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

新手多听取分析师建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