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25今日阅读:39今日分享:10

太极拳修炼什么

怎样修炼太极功夫修炼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个修炼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人试图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它的实质,排斥传统理论,其结果变成了似患有白血病的大汉一样,本该赋有朝气的肌体却苍白无力了。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的尚乘武学,他由表及里凝结着民族传统文化之气韵,基于此,太极先辈们经过对传统文化漫长的感悟与探索,寻找到了太极拳修炼的实质,既修练“精、气、神”。        对于“精、气、神”,历代医学家均有详细精辟的论述。太极拳家将它作为人体内的“三宝”来看待。认为练功从外部形态上来讲可以称为“盘架”,而“把式全凭架势”;从人体内部来讲,练的是精、气、神。精、气、神对生命的意义,古人曾概括为:“寿命修(长)短,全系精气神之盈亏”。为此,他们十分重视精、气、神的锻炼。        长期坚持练功、盘架,除了能防病健身外,还能使精足、气全、神旺。   那么什么是“精、气、神”呢?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生命现象产生及变化的根本。“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就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来说,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这四种物质又都概属于精的范畴。所以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夫精者,身之本也”的说法。        而历代中医学家对精的认识可概括为两类:一是从来源上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是从功能上分为脏腑之精与生殖之精。认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在中医学中有“肾为先天之本”和“生命之根”的说法。如肾精不足时可出现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耳鸣耳聋,老年脱发等现象。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是饮食水谷的化生,也就是饮食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变成精微的营养物质。这种后天的精输送到各个脏腑,成为各个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还需要后天之精不断充养,使之成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它本身又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作用。        脏腑之精是广义地指人体的精气;生殖之精是狭义地指生殖机能。《内经》说:“精气夺则虚”,“精气竭绝,形体毁诅”。由此可知,“精”对人体的重要性。又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说明精不藏而外泄,容易引起疾病。   “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在中医学领域中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生命现象和生理运动。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有气”。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气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基本的称为“元气”(又称真气)。而元气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藏于肾中的精气,另一部分为从肺吸入的空气和从脾胃吸收运化来的“水谷精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人的元气。元气形成后流通全身,上升下降,无处不到,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讲的精气中都包含着从脾胃消化吸收运化而来的部分。这也就是练功必须注意饮食营养的道理。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就是对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病理、生理反映于体表的征象。具体地讲就是面色、表情、目光、体态、言语、意识等。人体气血充盈,五脏六腑调和,生命力旺盛,精神就充沛,因此说,气能生神。        中医在诊治疾病时也非常重视神气的盛衰,并根据《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理论判断预后吉凶。由于精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所以当人体精气充足,血脉充盈,生命活动强盛时则神气也就旺盛。例如精神充沛时,面色红润光泽,两目炯炯有神。反之,当精气不足,血脉空虚,脏腑功能不调则精神萎靡,面无光泽,目无神采。        精、气、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精能藏气,气能化精,精能生气,气能生神,互为依存的条件。  太极拳家对精、气、神是十分重视的,他们把精、气、神列为人体内在的“三宝”,强调精、气、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认为人身精固则气充,神足则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才能添加寿命。反之,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这种相互影响则能加速衰老和死亡。        为此武术家们特别重视精、气、神的保养和锻炼,把养精、调气、摄神三者并重,强调先保住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精、气、神充足的人可以达到“内则五脏敷化,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   修炼太极拳的实质就是“练精”,使精力充沛,精力旺盛;养生就是要“养精”、“保精”,使精气蓄而内藏不外泄,保持“精”的充足,使人体健壮。反之不经常练功的人,再加上不注意节制房事,或者患有遗精的人,往往容易出现腰酸耳鸣,肢软乏力等现象,所以,学有所成的太极拳家都特别强调节制房事以“保精”。陈鑫指出的“根本固而枝叶荣”之“本固”就指此意。     太极拳家很重视精、气、神的锻炼,他们强调练拳要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外家拳也讲“外练手身眼,内练精气神”,但其侧重点是讲练气与练神为主。在练神方面强调心静神敛,精神的专注,集中与饱满;在练气的方面强调气沉丹田,就是在腾越纵跳时也还要能平其心气。        坐立行动总以气息沉静为主。古谚有“气静则神怡,神怡则气足”的说法。练气的具体方法主要是讲呼吸,除了呼吸以外还很强调站桩,要求两腿久站不痛,而且自觉气往丹田沉或气贯丹田,足胫坚强为有效。认为站桩站得月稳就越能气沉丹田。    对于练精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精、气、神之间既然客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那么凝神就能练气,练气就能生精;阴精阳气相互依存,精气足则神全,只要通过以练气练神为主的练功就能使精、气、神都得到提高。二是认为腰为肾所在之处,“腰为肾之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在脏为肾,在体为骨”。肾精不足会出现腰脊不可俯仰,腿足瘦弱不能行动的现象。又因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所以肾与脑髓也有密切关系。肾的精气不足致脑海空虚,出现头晕目眩,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所以练习太极拳强调腰为一身之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说法。在拳术理论中又有“主宰于腰,”“刻刻留心在腰间”等提法。可见重视腰部锻炼就能起到健腰、固肾、养精等作用,达到壮肾强骨,养精生精的目的。        所以对于精不足者,可以通过练拳,以补肾养精,必要时还可配合应用补肾之品,包括食补和药补两方面。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修太极拳练就是修练精、气、神。除了有“凝神练气,练气生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等提法和功法之外,还有把神与气的关系譬喻为“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气相逐,如形如影,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若欲长生,神气相注”等说法。认为通过练拳能够使神气相注,再进一步使精、气、神充足。事实也是如此,许多老太极拳家的精、气、神都是很足的,他们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气色红润,身体健壮就是太极拳修炼的结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