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59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数控机床导轨注胶工艺

数控机床导轨注胶工艺中具有已磨削的导轨面的第一零件与机床短导轨的第二零件配对进行注胶的示意图。
工具/原料
1

机床

2

结胶贴

方法/步骤
1

在注胶前,先用清洗剂将数控机床短导轨的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 清洗干净。

2

向数控机床的短导轨的第二零件 2 内旋入调节螺钉 3、4、5,并使调节螺钉3、4、5 穿透第二零件 2,而使调节螺钉 3、4、5 的螺钉尖伸出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并且使该螺钉尖高于该注胶面 A、B、C 一定距离。第二零件 2 具有三个注胶面 A、B、C,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与第二零件 2 的三个注胶面 A、B、C 之间是形成 1.5—— 2mm 的间隙,因此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对应三个注胶面 A、B、C 分别配设三个调节螺钉 3、4、5,并且使这三个调节螺钉 3、4、5都旋入第二零件 2而分别穿出第二零件 2 的三个注胶面 A、B、C,同时使这三个调节螺钉 3、4、5 的螺钉尖高出三个注胶面 A、B、C2mm。

3

用清洗剂将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清洗干净。

4

使用脱模剂处理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以防止后面注入的聚四氟乙烯液体导轨材料 8 胶粘在第一零件 1 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上。其中该步骤是通过执行以下两步来实施的 :首先,在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上均匀的喷洒脱模剂 ;然后,在喷洒脱模剂后,用干净的布将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上的脱模剂涂抹均匀。

5

将第一零件 1 装配于第二零件 2,并使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与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 对应。

6

通过调整调节螺钉 3、4、5 使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与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 之间形成间隙。在本发明凯威凯达的一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将第一零件 1 装配于第二零件 2 后,是通过分别调整穿透第二零件 2 的三个注胶面 A、B、C 的调节螺钉 3、4、5 而使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 与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 之间形成 1.5——2mm 间隙。

7

使用镶条 6 和压板 7 固定第一零件 1 与第二零件 2 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镶条 6 是填充于第一零件 1 与第二零件 2 的非注胶面 A、B、C 之间形成的空隙内,以限制第一零件 1 相对于第二零件 2 的横向位移。压板 7 是压在第一零件 1 与第二零件 2 上,以限制第一零件 1 相对于第二零件 2 的纵向位移。

8

用密封条密封第一零件 1 与第二零件 2 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前后两端。

9

在间隙调整定位好后,向该间隙内注入聚四氟乙烯液体导轨材料 8。其中聚四氟乙烯液体导轨材料 8 的注射可以是使用专用胶枪实施。

10

经过 24 小时,该间隙内的聚四氟乙烯液体导轨材料 8 凝固在短导轨的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 上,形成了具有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 9 的耦合导轨面 21。其中,所形成的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 9 与机床的短导轨的第二零件 2 的注胶面 A、B、C 在理论上能够达到 100%的接触,并且该耦合导轨面 21 的精度是与第一零件 1 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 11的精度完全相同。

11

在形成耦合导轨面 21 后,依序拆除前述的压板 7、镶条 6、第一零件 1 及调节螺钉 3、4、5,即形成了如图 所示的可以直接与该数控机床的一对应的长导轨的已磨削好的导轨面滑动配合的数控机床的短导轨的具有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 9 的耦合导轨面21,而不需要在进行配研铲刮工艺。其中图是采用数控机床导轨注胶工艺所形成的具有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的耦合导轨面的示意图。

注意事项

机械操作安全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