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6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国君建都的风水宝地。出自金代李汾的《汴梁杂诗四首·其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衣冠繁会文昌府,旌戟森罗部曲侯。美酒名讴陈广座,凝笳咽鼓送华辀。秦川王粲何为者,憔悴嚣尘坐白头。译文: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国君建都的风水宝地。金碧辉煌的宫殿,殿角飞檐凌空,直插云天,如同苍穹之宫阙。龙亭大殿,有聊天下棋的,有开心喝酒的,应有尽有。独倚栏远眺,开封市容尽收眼底,绿树红楼,朝气蓬勃,分外明媚壮丽。下一代王朝不可知晓,憔悴的看着远方的繁华喧嚣,不惜感叹自己已经老去。扩展资料汴梁,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金哀宗时期,成吉思汗大军驰骋中原,金王朝风雨飘摇,国无宁日。身在汴京的李汾目睹社会动乱的情形,写下了《汴梁杂诗》四首。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对国运维艰的深深忧虑,沉郁悲凉的气氛使人感觉到山雨欲来。李汾是金太原平晋人,字长源,为人跌宕不羁。他虽然是一介布衣,但祖先功业的影响,社会动乱的刺激,使他胸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刻苦力学,才识过人。出关东游,与元好问相交最深。二人身世均有特殊处,李汾是沙陀李唐皇族后裔,元好问是鲜卑元魏皇族后裔。虽然祖先功业已成陈迹,但对他们的胸襟气度,却不可能没有影响。他谈兵论史,议论国事,策划军务,然而当朝权贵不予理会。36岁时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考中。因他诗名很大,受到推荐,被辟为国史馆书写,即抄写员。以他的才情抱负,却得到这样一个职务,心情可想而知。而那些科举出身的编修官们,很有些人不懂史学、甚至连史家体例也弄不清楚者。因而李汾看不起他们,这当然激怒了那些编修官们,雷渊和李献能尤为切齿。他们给李汾加上谩骂长官的罪名,最后李汾被迫离开了史馆。对这件事,元好问、刘祁都相当同情李汾。刘祁对此看得深刻,指出官场风气恶薄,做官者眼生于顶,连老朋友也不认。李汾对被逐一事不甚在意,因他的抱负本不在此。当时蒙古大兵日益进逼,金朝形势每况愈下。李汾上书朝廷既不受理会,乃把眼光转向握有军权的实力人物。当时封爵恒山公的武仙率兵驻扎豫西南的邓州一带,李汾想为武仙参谋军事,解救时艰,武仙却有拥兵自重观望形势的思想。另外,武仙与另一支军事力量的首领完颜思烈又有矛盾,因而很害怕李汾的言论。李汾眼光犀利、言辞锐利,在日常言谈间容易揭穿武仙的意图,于是武仙想除掉李汾。李汾发觉后,逃往泌阳,武仙派人抓住李汾予以关押。李汾死的具体情况,《金史·李汾传》说是绝食而死;《中州集》说是被害;《归潜志》说是被杀,李汾死时,年未四十。参考资料来源:--李汾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