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50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如何面对逆反心理一?:[1]教师篇

逆反心理,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名词,最典型的现象出现在孩子身上,尤其是中学阶段,那么小编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工具/原料

坦诚布公的心,互相尊重,有爱心,更具耐心。

方法/步骤
1

多角度看问题。首先,面对这样学生,身为教师的您,一定不要觉得问题出现在孩子的单方面上,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固定模式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自尊心尤为强烈,由于对世界的认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去强迫改变都是很难的。所以说教师的耐心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2

互相尊重。此时能否正确引导学生步入人生正规,说白了学生听不听教师的话,直接取决于教师是否尊重孩子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我们知道,逆反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与常规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相违背,产生矛盾和不良的后果。我们能够和学生站在同等的立场去沟通,才可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

切勿误人子弟。我们知道曹操有”唯才是举“用人策略。逆反心理所产生的后果是否判定为“错误”,不能一概而论,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学生?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自主的思想空间和行为空间。如该学生就喜欢篮球,将来想报考体育学院,从事教练、运动员等职业,身为教师的您就不能强迫其学习不喜欢的文化课,甚至沽名钓誉,强迫其报考名牌院校等。这一点十分的重要,我们知道做教师就怕误人子弟。

4

因材施教。与误人子弟相比,因材施教才是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和学生想要的教育方式。学生将来适合做什么职业,擅长什么,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我们姑且可以把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说成是孩子擅长的,也不能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同时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5

逆反心理不见得是问题。我们应该正视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许多教师都会把逆反心理的学生当做问题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没有按照您的意愿去行事,不见得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具备更高、更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去引导孩子走向其适合孩子自己的人生方向。END

注意事项

本经验仅作参考,如出现任何损失,与作者无关。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