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14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4个要点掌握浅景深、背景虚化的照片拍摄手法

如何拍出浅景深的虚化背景?影响背景虚化的有镜头因素和距离因素,镜头因素有光圈和焦距,距离因素有摄影距离、主体与背景距离。掌握4大要素就能很好的驾驭景深,在任何复杂环境下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
工具/原料

相机

景深:

要拍出背景虚化的梦幻效果就必须了解景深,与虚化相反,景深之内的成像都是清晰的。只有在景深之外的成像才是虚化、模糊的。 景深定义就是在相机前方某一段水平距离上(比如前方0.8米—1.25米,景深约0.45米),成像相对清晰的一段距离,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焦点处的清晰度是最高的,焦点前后一段距离都有较为清晰的一段,比如焦点前0.15米,焦点后0.3米, 这一段距离内(0.45)的成像都是相对清晰的。拍摄距离远,这段距离会大大的增加,反之会大大的减小。

一、焦距与虚化:

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如在同等光圈下,300mm的虚化要比125mm的虚化要多。 焦距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光圈对虚化的影响力会大大减弱,起支配作用的是焦距。 如200mm焦距时,将光圈从F2.8缩小到F4,虚化效果也没有使用短焦距的镜头时那样明显的变化。这时,对虚化起到主要支配作用的是镜头的焦距变化。

二、光圈与虚化:

镜头的焦距相同时,光圈越大(通光孔径)景深就小,背景就越虚化。反之光圈越大,背景就越实。例如,同等焦距下,F1.4的光圈的通光孔径要大于F22。所以F1.4的虚化要比F22的要强。 镜头焦距越短,背景的虚化就越容易直接受到光圈值的影响,当焦距低于一定值时,对虚化起支配作用的是光圈大小。 如常用于拍摄人像的50-85mm焦距的镜头,实质上是光圈值决定着虚化效果。在使用这样短焦的镜头时哪怕收缩一级光圈也会带来明显虚化差异。反之,焦距越长越变化并不明显。

三、摄影距离与虚化:

此外,摄影距离的大小(即摄距)也影响景深,在光圈和焦距不变时,摄距越小,虚化越强,反之摄距越大虚化越弱。 比如微距拍摄时镜头拉的很近,虚化很严重,因为接近最近对焦距离了,于是就必须大幅缩小光圈,比如F24,才可以让成像清晰。

四、主体与背景距离:

另外,被拍摄者和背景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和虚化有关。背景与被摄主体的距离越远,虚化就越明显,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越近,虚化就越弱。 如果背景和被拍摄主体靠的很近,那么光圈值对虚化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少,可能在F4左右都很难拍摄出虚化效果。 反之,被摄主体和背景相隔较远的情况下,即使是被认为难以产生虚化效果的广角镜头(焦距很短),加大光圈(值减少)亦可产生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

经验总结:
1

——景深4要素关系:在镜头的焦距、光圈、拍摄距离、主体与背景距离这4要素中,其中3个要素不变时,任何1个要素改变都会影响背景的虚化程度。镜头的焦距越大,虚化越强;焦距越短,虚化越弱。     镜头的光圈越大,,虚化越强;光圈越小,虚化越弱。拍摄距离越短,越靠近拍摄,虚化越强;拍摄距离越远,虚化越弱。 主体与背景的距离越远,虚化越强;主体与背景距离越近,虚化越弱。  综述:若想得到大幅的虚化效果就应该选择光圈较大、焦距较长的镜头,同时应当缩短拍摄距离、让背景与主体之间保持较远距离。

2

为什么拍摄使用的长焦距反而景深越大?那是因为要保持同样的取景大小,拍摄距离就要增大,距离增大抵消了长焦带来的虚化。  为什么使用的短焦距拍近景时其景深也很小?那是因为拍摄的距离很短,同时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较远。

3

如果想要较大地虚化背景,应该尽可能使用焦距长、大光圈的镜头,同时还应该慎重选择背景的色调和形状,这样才能得到好看的虚化背景。 不管是全画幅机型还是APS-C规格机型,因为虚化是由镜头的焦距、光圈决定,所以使用相同镜头,距离虚化程度不会有变化。

注意事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