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治好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哪些方法

再障的发生是因为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损伤,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者衰竭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多发人群是青壮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所以对于再障的治疗是刻不容缓的,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怎样会有效果?
方法/步骤
1

激素药物:成年人的治疗通常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计数将在2~6周内恢复正常,然后逐步递减皮质类固醇。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不够满意,或是减少肾上腺类固醇剂量后即反复。

2

脾切除:脾切除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再障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因为脾脏损伤,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产生抑制性T淋巴细胞和各种抗体的主要器官。再障性贫血患者切除脏以后,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得到有效缓解,另外一些患者在脾脏切除前药物治疗不起作用,而脾切除后则出现疗效。但脾切除治疗后的许多患者血液不能恢复正常,存在较大风险,故选择脾切除的治疗方法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3

输血:输血对于早期再障性贫血并不适用,再加上血小板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造成疗效的降低,因而要间歇性使用以预防上述抗体产生。输血只能缓解病情,这种方法并不能受益于此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