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56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41

LinkLab原创:临床研究如何变得更真实?

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科研工作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会存在一定差异,即出现误差,甚至会得出不准确的结论。那如何避免呢?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我们通常采用真实性(Validity)来评价临床研究结果与实际客观情况的符合程度,可分为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两类。—内部真实性是单个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外部真实性是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应用于研究对象以外的其他人群。临床证据的真实性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案关系极大,而影响真实性的因素有两方面:一个是机遇(Chance),另一个是偏倚(bias)。1.机遇机遇又叫做随机误差(或自然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无法控制及不能预测的因素而引起的随机变化的误差,来源于测量工具/个体间的变异,无法消除,只可以估计。机遇存在于临床研究的各个阶段,会影响研究结果的重复性。2.偏倚偏倚又称为系统误差(人为误差),是由已知或可控制的因素引起、使研究结果或推论系统地偏离真实情况的误差。偏倚是可以控制并消除的,因而也是我们在试验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偏倚可分为三类1)选择偏倚:是指被纳入的研究对象和被排除者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包括入院率偏倚、存活者偏倚、检出征候偏倚、无应答偏倚、易感性偏倚、自愿者偏倚和排除偏倚。2)信息偏倚:又称为观察偏倚,主要发生于资料收集阶段,是由于测量暴露或结局的方法有问题,所获得的信息不准确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可分为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暴露怀疑偏倚、诱导偏倚和测量偏倚。3)混杂偏倚:估计研究因素与疾病间联系时,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又与研究因素有密切关系的潜在因素的影响,从而歪曲(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真实联系,使研究结果产生系统性偏离的情况。这些潜在因素称为混杂因素。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有效的控制偏倚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设计阶段:通过研究对象入选条件的限制、随机化分组、选择与研究对象相匹配的对照组,可有效控制选择性偏倚和某些混杂偏倚;2.资料收集阶段:通过采用“盲法”收集资料、尽量采用客观指标、尽可能减少无应答和失访等,控制信息偏倚;3.资料分析阶段:通过标准化分析、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或配比分析,可进一步有效控制混杂偏倚。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