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10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塑宝泵业告诉您光亮镀镍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相信做电镀行业的对镀镍都不陌生,镀镍是常见的镀种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从普通镀镍(暗镍)发展到全光亮镀镍,镀镍用的光亮剂也从无机光亮剂发展到第四代有机光亮剂。电镀行业现用的全光亮镀镍槽液基本上是瓦特型,其配方及工艺规范除浓缩型光亮剂外,基本上大同小异。镀镍出现故障时,应检查工艺执行情况,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将其解决。
在电镀过程中,如果出现镀层光亮度不足的因素
1

光亮剂太少,主盐含量太低,阳极板太短太少,镍离子的沉积速度与迁移速度达不到平衡,致使镀层光亮度不足。

2

pH和温度太高。此时主盐易水解成Ni(OH)2沉淀,部分Ni(OH)2夹杂在镀层中,造成镀层光亮度不足。

3

酸性镀铜后,零件未洗净。此时零件表面(铜层)上有一层碱性膜,镍沉积在膜层上,致使镀层达不到镜面光亮。

解决方法:
1

补充主光亮剂,相应地也需补充助光剂。按工艺要求调整主盐及其它组成,增加阳极镍板。

2

用稀硫酸调节pH,降低温度至工艺规范。

3

酸性镀铜后应彻底洗净零件,必要时可用稀硫酸除膜。

镀镍层出现呈橘皮状的因素

镀液pH太高,润湿剂过量时,润湿剂易与Ni2+作用,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杂乱地吸附(或沉淀)在零件表面上,造成镀层厚薄不均。

解决方法

加入少量活性炭吸附掉部分润湿剂,过滤后再用稀硫酸调节pH至工艺规范。

出现镍层易烧焦的因素

镀液中主盐太少,温度太低,pH过高,电流密度太大。镍沉积的过程中,失去Ni2+的量与迁移到阴极附近的Ni2+量需达到动态平衡。但是,由于主盐太少,温度太低,很低浓度的Ni2+在低温条件下只能缓慢地迁移到阴极附近放电沉积。同时,pH太高使本来就很稀少的Ni2+还有部分生成微溶于水的浅绿色Ni(OH)2沉淀,造成镀液中Ni2+更少。在大电流密度作用下,阴极附近的正负离子达不到平衡,致使镀层烧焦。

解决方法

按分析报告补充主盐,提高镀液温度,用稀硫酸调节pH至工艺规范,过滤镀液,适当调整电流密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