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74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朗诵的语音表达技巧

朗诵艺术是通过有声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综合开创了有声语言的审美空间,从音声化的角度给文学作品增添了活力。要使朗诵达到声情并茂,不仅要理解文本、感受作品和把握基调,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综合运用,以轻重缓急停顿变化的鲜明节奏表现作品的韵律美,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出原作品思想内容和独特风貌,从而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实现对文学形象的超越与升华。
方法/步骤
1

1.理解作品文字稿件是诉诸文学符号组合而成的,文字代表的符号反映着客观事物。不理解此时此处字的思想意义、感情色彩,不理解这个字同上下文的关系,是不可能在转化为声音时赋予一定的思想感情内涵。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楚文中生字、成 语、典故等含义。其次就是理解作品,作品的主题决定着朗诵的感情基调。所谓基调,就是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样式所决定的富有个性的基本情调,也就是体现在每个词句和段落中的具体感情的总和。它是声和情的和谐统一,给人的是表情达意的整体感。作为文学作品,每一篇都有自己的基调。

2

2.情感表达情感是产生声音色彩的源泉,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个段子,都要进行认真具体的感受和理解,有目的有感情的传达出去。要必免见字出声却无情,这是一种不动脑筋,不加思索眼见嘴动的机械运动。这就是说在形之于声的过程中,感情要充沛,尽可能达到十分,在朗诵创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正确的创作道路,那就是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在“理解稿件———具体感 受———形之于声———及于听众”的过程中,达到正确理解与 准确表达的统一,达到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 统一,达到语言形式与体裁风格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 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而声音的运用要控制好,有六、七分, 顶多七、八分就行,这就是情展声收的意思,不然的话,过了不好,听着不舒服,也达不到完美表达的目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