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06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蜘蛛蟑螂邮包被截获 其是传染病祸首如何防御

蜘蛛和蟑螂是特别容易传播传染病的一种害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还是少接触这类害虫为好。然而,一封来自境外的邮包,里面寄送的物件竟全是此类害虫。那么事件的经过是怎样的呢?如何防治害虫传播传染病?下面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蜘蛛蟑螂邮包  毛茸茸、指甲盖大小的蜘蛛,打火机大小的蟑螂——这种“小怪物”藏进邮包想偷偷进入我国。  近期,北京国检局在北京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的协助下,截获自德国邮寄入境的100多只活蟑螂和501只活蜘蛛,截获数量创北京地区新高。  用邮包来寄蜘蛛和蟑螂,这场面不仅恐怖,更是严重触犯我国法律的行为。恐怖邮包究竟怎样?又有哪些危害呢?  据北京国检局展览办主任杨爱宏介绍,这些截获物是通过5个寄自德国的函件邮包进境的,申报项目为玩具。其中3件寄到北京,2件是寄到深圳。  北京国检局表示,依据《刑法》“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规定,邮寄入境有害生物最高可获刑。现在,相关部门正根据邮包上的收件人地址进行追查。  目前在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内,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批邮包里的昆虫,100多只蟑螂分装在4个盒内,盒盖上写着几个草草的外语单词。  这些蟑螂比平常所见的蟑螂大许多,长度多在6厘米左右,相当于一个打火机那么大小,每只都有两个指节宽,100多只蟑螂总重量达1.24公斤。此外,还有500多只蜘蛛,有的已经死亡,有的还能动。  据实验室的主任田洁介绍,“蟑螂是多种传染病的祸首,是口岸重点监测的病媒昆虫之一”,未经检疫邮寄活动物入境,极易造成有害生物入侵或者引发动植物疫病疫情,甚至传播人类传染病。  如果这些蟑螂在我国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可能会与当地土著生物争夺生存空间、争夺生态位,与土著生物杂交导致遗传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最终甚至可能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所以,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害虫传播疾病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