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34今日阅读:19今日分享:20

厦门的风土民俗——茶俗

厦门人有喝早茶的习惯。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民国时期,厦门市区经营茶叶的茶庄茶行有三四十家,烟摊、食杂店也兼卖茶叶。人们饮茶成风,有的在家,有的到“茶桌仔”去吃茶。所谓茶桌仔,多在小巷小店面摆几张桌子几条板凳泡茶供客,该俗兴起于清末民国初。茶桌仔也往往是“讲古”场。一壶茶慢斟浅酌,听“讲古仙”讲《三国》、说《水浒》;还经常能听到不少奇闻怪事、民间传说、最新消息。抗日战争前有比茶桌仔规模大的茶园,如“中华茶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集体经营的“茶室”、“茶人之家”等。1979年后,茶馆、茶室、茶艺馆纷纷开张;许多宾馆酒楼兼营早茶,还有午茶、晚茶。在家里或上茶桌仔吃早茶常有“茶配”(即配备的茶点),如油条、炸枣、发粿或其他糕点,可以代替早餐。自用或待客的茶点是花生糕、贡糖、蜜饯等,以甜品为主。至80~90年代,宾馆酒楼的早茶或午茶晚茶已演变为风味小吃,闽粤港式都有,并成为一种新型的交际方式和民俗活动,是传统茶艺文化、饮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 饮茶所用茶具,有的人家用的茶壶叫“小种罐”,所谓小种是因为冲泡的是抗日战争前颇具名气的“杨文圃茶行”的茶叶“小种泡”。有的人家喜爱用红色的宜兴陶壶,比掌还小,也称“小掌”,茶杯更小,用这种茶具泡出来的茶也叫“小掌茶”。除茶壶、茶杯外,还有搁茶杯的小茶盘和一个用来放置茶壶的碗状茶洗。厦门茶俗,茶杯、茶壶是不能洗刷杯壶上的茶渍的,认为那是久泡成渍,愈厚愈宝贵。每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将茶杯置于茶洗中,用煮沸的开水冲烫。一泡茶,首冲不喝,作为洗杯之用,只冲喝四五次,就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有的人家用的茶杯是“盖瓯”,即有杯盖和底碟。有的人家用“茶秀”(保温用具)上放泡好茶叶的大壶,随时方便自家和待客饮用,这是沿用早时茶店在柜台上摆列的茶秀大壶,招呼顾客品茶的习俗。有的人家讲究茶具,旧志记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深杯。”孟公壶即孟臣罐,是清朝江苏宜兴著名艺人惠孟臣创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典雅古朴,后人仿制,厦门人尊孟臣为茶具的祖师公,故称孟公壶。时至90年代,多数人家仍喜用宜兴紫砂茶具,配备整套,更加千姿百态。若深杯即若琛瓯,为白色薄瓷小杯,呈半透明状,绘有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据传若琛也是茶具创制人的名字,后人仿制叫“若琛瓯”,厦门人把“琛”讹为“深”;把“瓯”改为“杯”。 饮茶,茶艺有27道,也叫“茶道”,其中的“孟臣沐霖”、“若琛出谷”是茶具及其操作方法;“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是斟茶艺术,而低斟时环绕茶杯,每只杯子都要巡到,把余茶点滴入杯,使每杯茶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茶艺另有“碾茶为米,沸水冲泡,用竹帚搅得发泡时才品啜”。80~90年代厦门有不少茶艺馆的“泡泡茶”、“泡沫茶”,是从过去“发泡茶”演变而来,其用具、制法都新颖先进。茶艺中的“斗茶”,宋时很盛行。斗茶,“看茶汤色泽是否明亮清彻,视杯液水痕纹理消失早迟以定胜负。”(《掌故摭荒》)清代,厦门也“遂斗茶之举”,“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细啜,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夸此竞”。 饮茶成俗,俗中有礼;茶艺入道,道中有仪;客来敬茶,已成常礼。主人斟好茶,以手示意,说声“请”,各自认杯;客气一些,端起茶盘,请客人任选一杯,因杯小茶满温度高,很少端杯敬茶。客人接受斟茶时,也是用手示意,说声“谢谢”,作为答礼。春节期间,客人上门拜年,主人敬以甜茶。婚庆期间,亲友到新郎家,新娘也敬以甜茶。客人常说:“吃甜甜,生后生(男孩)”,还要一喝而尽,并且说:“饮搭搭(干干净净),生男胞。”今日有人改为“饮搭搭,生科学家”,仍押韵又推陈出新。昔日媳妇在婆家每逢翁姑寿辰时,要拜寿敬奉3遍“拜寿茶”:清茶、龙眼干茶、鸡蛋汤茶。无茶不成祭,也成了传统的礼俗。在祭神灵、祀祖先,必献茶叶或敬上清茶3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婚时以茶会代替宴会,还有迎春茶话会、中秋茶话会、国庆茶话会等节庆茶话会。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