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砭石治耳鸣的手法~就3点!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听力下降的病症。耳鸣是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觉的症状;耳聋则是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其轻者又称为“重听”,重者则称为“耳聋”。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包括耳科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等均可出现耳鸣、耳聋。
工具/原料
1

症状

2

病因

3

辨证

4

医案

方法/步骤
1

耳鸣表现为自觉耳内鸣响,声调多种,或如蝉鸣,如风声,如雷鸣,如潮水声,如汽笛声,如哨音等,约有80%左右的耳鸣患者伴有耳聋。耳聋表现为听力不同程度减退或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伴有耳鸣、耳道阻塞感。

2

中医学对耳鸣、耳聋早有认识。《诸病源候论》曰:“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精气通于耳。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耳精脱,精脱者则耳聋。”临床上,耳鸣、耳聋既可单独出现、先后发生,亦常同时并见。二者的症状表现虽有不同,但病因病机却基本一致。实证常因外感风热或内伤情志、饮食,致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循经上扰、蒙蔽清窍所致;虚证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纵欲、肾精亏耗,精血不能上承,耳窍失养所致。

3

[辨证]风邪外袭,肝胆火盛,痰火郁结,肾精亏损,脾胃虚弱。[调理]1.治则:疏风泻火,化痰开窍,清肝利胆,补肾填精,健脾和胃。2.基本操作及处方a.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侠溪点刺;b.击磬闻声;c.百会、四神聪、风池守法。

4

3.加减风邪外袭加外关、合谷点刺以疏风清热;肝胆火盛加行间、丘墟、足临泣点压以清泻肝胆;痰火郁结加丰隆、内庭点压;豁痰泻火,肾精亏损加肾俞、太溪、关元振法以补肾填精,脾胃虚弱加气海、足三里;脾俞点压以健脾益胃、濡养耳窍。4.方义耳为手、足少阳经所辖,耳门、听会属手、足少阳经、听宫为手太阴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疏散风热、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与循经远取的中渚、侠溪相配,通上达下,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百会、四神聪、风池使头部血液循环加速,营养耳内。击磬可振通气血、畅通经络、撞击耳鼓。

5

王女士 78岁 1999年5月医案耳鸣如蚊声数十年,持续不散,服中药无效。近日听力有所下降。无糖尿病史,无脑血管病。舌红无苔,脉弦。砭术调理:使用25公分特磬悬挂于架上,站立时与头部同高,与磬距20~40cm,击磬,每次15分钟,每日2次,连续调理。10日后耳鸣变为间段鸣响。月余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坚持击磬每周1~3次,每次10分钟。后听力异常灵敏,能辨微小声音。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