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54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金不换炒薄壳的金不换有什么故事

老广有一炒味与众不同,潮汕炒薄壳加金不换。潮汕是滨海地域,薄壳随处可见。炒薄壳是潮汕人的一道美味。到街上买薄壳,还得再来一把“金不换”,作为炒薄壳的调味。在那里,这道菜就叫金不换炒薄壳。这是当地的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成菜的薄壳鲜甜,金不换在去除腥味的基础,更使得薄壳融入清香,令人回味。作为在整道菜起重要作用的金不换,单从名字就能察觉,潮汕人对这种植物的喜爱。金不换原名叫罗勒,为一年生的草本。开花呈多层塔状,因此也称为“九层塔”。这种植物在潮汕地区随处可见,许多人会认为它是本土植物,但是,它的原籍是印度,印度语的译音就是“罗勒”。据传,在印度原产地,罗勒是香草之王,被视为神圣之物,当地人相信死者胸前必须放上罗勒叶,才能进入天堂。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时期,按照英国规矩,法庭上须以《圣经》起誓,表示决心和诚实。印度人不是基督徒,英国也不可能允许印度教的典籍进入法庭。后来,双方选择了一个折中办法,用被印度人崇敬的香草罗勒,代替《圣经》。罗勒在我国的意义大不相同。它不只是菜肴,更多时候是被拿来做药。《本草纲目》记载:“北人避石勒讳,呼罗勒为兰香。时珍曰∶按《邺中记》云∶石虎讳言勒,改罗勒为香菜。今俗人呼为翳子草,以其子治翳也。”罗勒具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的效果,它能释放一种芬芳,可以驱除蚊虫。而将罗勒改称为“金不换”,说明它广受潮汕人喜爱,金子都不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