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35今日阅读:86今日分享:14

金山寺游玩攻略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工具/原料
1

水漫金山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说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自由和幸福,是人们热烈的追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神奇的传说总是牵动人们的思绪,人们多同情许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过考察起来,金山与蛇的确有些渊源:金山寺开山祖师唐灵坦和尚初到此时一片荒芜,只得在山后的石洞坐禅。传说那洞里有毒气,人触即死,但灵坦一到就借佛力将其收伏。这洞就是白龙洞,内有一条石缝深不可测。第二代祖师唐释法海到金山修行时也是寺破屋塌,刚到半山悬崖的石洞参掸,忽然脑后刮来腥风臭雨,只见一条桶粗的大蟒盘在那里盯着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动,后来大蟒游入长江。消息传开,来金山的人也多起来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传,法海有一天在江边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黄金,就将黄金献于皇帝。敕命将黄金返回作修复寺宇之用,并赐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白蛇传,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奇妙的艺术构思,生动曲折的传奇情节,塑造了娘子、许仙、小青、法海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白娘子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中最精彩的一折可简述故事内容,从此,便有了“水漫金山”之说,使金山名扬天下,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白娘子漫金山”故事里多次描绘了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保和堂等镇江的名胜古迹,使镇江城和金山与“白娘子漫金山”的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2

玉带换袈裟

元祐四年苏东坡到杭州出任通判时,路过润州,便特地上金山寺去看望老朋友、该寺的住持佛印禅师。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是一座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雄伟建筑。寺中高达十四五丈的八面七级慈寿塔,屹立在长江之滨,真有居高临下,压倒一切之势。但它不仅以建筑宏丽著称,而且在佛教禅宗寺院中也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那天上午,东坡身穿官服,腰系神宗皇帝赏赐的玉带,拾级登山。他远远望见佛印禅师,正高坐在法座上讲经说法。那佛印看到东坡上来,也不让座,只高声问道:“学士从哪里来?这儿可没有您坐的地方?”意思是:这里没有你的归宿。东坡听了,知是“禅机”,也开玩笑说:“既然没有坐处,何不暂借大师的四大用作禅床?”佛印见他班门弄斧,便有意难他说:“贫僧有一佛语上联,学士如能对出,当从所请;若对不上,请留下腰间玉带,永作镇山之宝。”东坡自恃对佛学颇有研究,就欣然答应,并随即解下玉带,放在香案上面,说:“请出句罢?”佛印笑嘻嘻地高声念道:“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学士欲于何处坐?”东坡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佛印忙命小和尚:“把玉带收起,永镇山门。”又让人取来一件袈裟,回赠东坡,并赋诗两首,暗示东坡应穿上衲衣,离开仕途。

东坡也步他的原韵,和诗两首,其一云: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但东坡终于没有听从佛印的劝告,脱却官袍,披上袈裟,弃官出家,仍然正视现实,追求理想的实现。

那条玉带,长约二尺,宽约二寸,带上缀着一块一块米色的玉石,有长方形、圆形、心形,共有二十块,精美绝伦。九百多年来,一直保存在金山寺中,供人观赏。


3

擂鼓战金山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4

妙高台赏月

相传妙高峰平台上的妙高台,是宋朝金山高僧佛印凿岩建造的,离地约有30米,上面有阁,它的有名是由于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陪友人来此赏月。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元丰八年中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东坡歌咏熙宁九年在密州写作的千古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方法/步骤
1

金山寺四大名洞 古法海洞古法海洞——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白龙洞白龙洞在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唐朝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有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洞内塑有白娘娘、小青两座白石像,各高一米许。据民间传说,此洞与《白蛇传》“水漫金山寺”密切相关。白娘子、小青呼东海之水,跟金山寺高僧法海相争,救自己的丈夫许仙。许仙被关在寺内,闻外面战鼓震响,看到娘子带身孕力战,心急如焚。看守庙门的小僧十分同情,放了许仙,从白龙洞跑到杭州,与妻子在西湖断桥相会。这个洞有一条石缝,一人可进去达数丈深,再往前进洞即变小,人不能进,恐怕只能白蛇可进了,不然为何称白龙洞呢?朝阳洞朝阳洞又名日照岩、观音洞。在金山东北山腰间,洞上是一片悬崖,上有“日照岩”三个字。当金山还在江心的时候,每当旭日东升,从朝阳洞向南一带石壁上,金碧辉煌,水天皆赤,可称奇景。所以朝阳原是观日出的最佳之处。至今留在岩上的“朝阳洞”三个石刻大字,是明代滕谧所书。古仙人洞古仙人洞位于金北侧金鳌岭下,深六点六米,依山洞筑有半亭一座。这里道教遗存。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这里面而窥视江面,故名“仙人洞”。明代程敏政诗云:鬼斧穿山骨,明明透一窗。仙人时举步,竖立一窥江。

2

金山寺四宝 玉带宋哲宗元祐年间,大学士苏东坡与金山和尚佛印交往甚密,称为“忘形交”。有一次两人以禅语对句,用东坡玉带作赌,东坡一时迟钝而输,玉带便成寺院镇山之门宝。苏东坡的玉带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件珍品被人称为国宝。玉带环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二十四块米色白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清初被火焚毁四块,乾隆皇帝金山时,命玉工补齐,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但是后补的四块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一看就可以辩别。周鼎周鼎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铜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当时周宣王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的,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金山图这幅图是我国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飘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扬子江心秀美雄姿。画后有他写的《金山寺追赋》诗一首: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沙痕灭没潮侵登,帆影参差日映楼。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字大数寸,潇洒可爱。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分,径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行军时可做煮饭的炊具,战斗时可作战鼓敲打,所以又叫诸葛鼓。

3

寺庙建筑 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连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盗立山巅,规模宏大,精巧壮丽。从山脚到山顶,人们只见有房屋,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里山”的称号。北宋王安石写诗称赞说:“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话故事也缘于此。许多人正是从“水漫金山”开始,认识金山、了解镇江。过去,金山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距市中心约三公里。清中叶以后,航道北移,南岸泥沙淤积,小岛终于与南岸连到了一起。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原名泽心寺,始建于东晋。传说唐代僧人在江边掘得一批黄金,献给皇帝,皇帝发还给他,要他修复寺庙。修复后的泽心寺改名金山寺。此后,虽然前有北宋真宗赐名龙游寺,后有清康熙皇帝赐名江天禅寺,但人们仍然喜欢称之为金山寺。金山寺的慈寿塔,七级八面,相当宏伟。塔西侧有个法海洞。传说法海确有其人,他所住的洞原被白蟒所盘踞,于是法海和白蟒斗法,取得胜利,占有了此洞。明朝人把这一神话故事和杭州西湖的神话相联系,形成了完整而优美的民间故事《白蛇传》。许仙被囚和《水漫金山》故事的流传,使金山寺名播四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