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2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什么

“仁”是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他与弟子谈话时自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主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人的思想达到“仁”的境界,是最完善的人格:“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儒家的理想人格的核心和基本特征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来源按儒家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包含多重内涵。早在先秦,儒家已提出了成己之说,所谓成己,也就是成就理想的人格。孔子以仁道立说,仁道的基本要求是爱人,这一要求决定了理想人格以仁爱的精神为题中应有义。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理想人格。如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圣人”,即内圣外王。“内圣”指人的内心通过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化和外在表现,即把人自身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