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08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怎样应对孩子的攻击行为?

很多孩子都有攻击他人的经历,比如咬人、踢人、拉扯头发等等,这种发脾气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孩子无法表达自己感受,所以寻找一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就出现攻击行为了,怎样应对孩子的攻击行为?
方法/步骤
1

对于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尽快带到别的地方。如果孩子在和小朋友们玩耍时,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家长应该立即把孩子带走,比如带到空旷的广场上,让孩子自己反省反省,自己一人了,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好。这样比父母惩罚更加有效果。

2

用眼睛盯着攻击人的孩子,告诉孩子事情的错误性和严肃性。如果孩子犯错攻击他人,应该首先停止孩子的行为,用眼睛严肃的告诉孩子,这件事情你做错了,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能再发生,乱打人会让人厌烦你,很可能让你失去很多朋友的。注意家长应该在弄清楚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再教训孩子,不要冤枉孩子了。

3

给受伤的孩子一些安慰,别忘拥抱自己孩子。对于攻击行为后受伤的一方,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安慰,说一些好听的话,让孩子心理放松,告诉孩子对方不是故意的,以后不会这样了。对于攻击人的孩子,父母除了严厉斥责,其实还应该拥抱拥抱他,因为这时孩子心理也是比较脆弱的,他想道歉,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台阶下。

4

如果对方不是故意的,家长不要让孩子还击。对于一些孩子无意的攻击行为,家长不能纵容孩子还击,这样会导致事情变坏的,如果对方孩子有意欺负人,那应该让自己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或者用胳膊挡一挡,或者转过身去避开对方,或者及时向老师、家长进行报告,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5

当孩子们玩的很融洽,没有一点攻击行为倾向,家长别忘了及时鼓励孩子们。对于那些比较听话的孩子,能一起愉快、和谐玩耍的,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可以这样说“孩子们表现很好,都能有礼貌、有秩序的玩,一会儿我奖励大家水果吃”这样孩子们往往玩的更加带劲了。注意鼓励不要太频繁,过犹不及,孩子也会不领情了。

6

家长带着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并要向对方家长致歉。孩子之间打闹是很正常的,但是有的孩子因为太顽皮,而容易攻击他人,如果伤到别人了,家长应该及时带着孩子承担责任,或者道歉,或者带着孩子去医院。如果对方问题不大,一个及时的道歉能化解很多的麻烦问题的,这一点家长们不要忽略或者感觉不好意思。

注意事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