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90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零基础学习摄影?

明确目的、打好基础  记得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在谈到“什么是摄影?”时, 毫不犹豫地说:“摄影就是激情!”。从事摄影创作,拍摄一张照片,毫无疑问需要一股冲动,一份激情。摄影者首先必须自己受到感动了,然后想把这份感动传递给第三者,这既是摄影创作的契机,也是创作的原动力。从事摄影创作如同从事任何艺术创作一样,缺少激情的作品必定缺乏感染力。当然,光凭一股热情也并不就能拍出好的作品。
工具/原料
1

相机

2

器材

方法/步骤
1

那么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器材。哪怕你用手机拍也好,也请熟悉一下里面有哪些设置,比如怎么变焦,关闭闪光灯等。这时候可以各显神通,看说明书是技术男擅长的,自己瞎琢磨也是可以的。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熟悉设备,防止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要捕捉什么机会的时候还手忙脚乱一番还什么都没抓到。有人说我就是不懂设备怎么办?这个……你就直接找个只用按快门的机器吧,单反那种遍体按钮转盘的不是为你设计的。要知道哪怕是个只剩1档快门,2档光圈,镜头对焦卡住的机器仍旧能拍出好作品,但前提是你熟悉它了解它的长短深浅

2

我从某本教材上看来的,(教材名字不能告诉你们,自己去找吧,否则我怎么混啊。)一个初学者作业。在家里拍100张自己觉得可以的照片。有朋友要学摄影我就常拿这个忽悠他们。有人过半小时过来说,搞定。有人看了题目想了半天用鄙视那些把鸡毛菜买到20元一斤的小贩的眼神看我,你这题目太损了吧,没个1年半载我怎么拍的完。你丫不想教我就直说。汗! 好了,你们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吧?数量不是关键。每张照片都有思考,都运用了自己的脑子和眼睛那就好了。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积累才能把一种技术融汇贯通,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从脑子的不知道哪里涌出来。 好,接下来展开讨论各种目的的摄影学习方式。

3

其实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从a开始,有着向b发展的冲动,最好能兼顾点c得到点投资回报。 当然还有TX说,我就要直接跳往b的终点,你要怎么样?那我也没异议。有些人是有天赋的,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大部分TX还是慢慢培养兴趣,慢慢进步。 所以我也还是从a入手,介绍点儿b,c么,我自己也不懂,潜意识里面还有点鄙视,觉得它妨碍了b的发展。 初学者,应该使用数码,这是反复考虑很久后得到的想法。成本不是关键,关键是可以缩短检视成果的时间间隔,并且在电脑上方便比较各种效果,记录参数,同时也容易交流,得到指点。 但是使用数码学习时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按快门的速度。千万不要养成一种习惯,反正数码照片每次快门成本接近于零,就快速的连续拍摄,事后再挑。也许在某个场合有特定目的拍摄任务可以这样,但是学习时千万要对每张照片的拍摄动机,每个参数选择都考虑清楚。 在这之前,当然也已经听说过,快门,光圈,ISO,白平衡,对焦,景深以及机身基本结构知识有一定了解咯。通过学习拍摄过程中的这种思考,反复加深理解。

5

首先器材对于摄影是十分重要的,那些说器材和摄影无关的论点是错误的。只是说器材的价格和摄影作品的价值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器材的性能必须符合摄影创作的需要。 器材爱好和摄影爱好是两回事,虽然大部分时候一个摄影爱好者同时也会是一个器材爱好者,两者交织在一起。 器材爱好者绝对不会用器材价格来衡量器材高下。初级爱好者,对于器材的参数表更新换代关心,进阶后,对于其技术演变用料做工和技术革新关心,随后,会对器材的设计风格血统进行研究,最后会体会到器材设计的艺术性,以及器材技术对于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所以器材爱好者照片的内涵可能不行,但是在拍摄技巧上却一定是登峰造极的。那些用着莱卡,拍出来照片不知道光线角度的同志一定不是器材爱好者,只是品牌爱好者。至于用着马克III,DX3的如果只是拍着画面基本技术都没有的照片,那只是ZB了。 摄影爱好者的快感来自于2个地方,创作过程的投入和创作结果得到认可。他们会为了创作需要对器材尽可能的追求适用性,所以摄影爱好者肯定是熟悉他们的器材的。 大家可以自己对号入座吧,作为一个纯粹的器材爱好者或者摄影爱好者其实都是不容易的,这两者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唯一有高下之分的就是那些ZB爱好者,我是看不起的。 希望能对爱好摄影的各位有一点点地帮助我就满足。

注意事项
1

器材好坏

2

场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