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93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电路震荡尖峰产生机理及解决方案

个人觉得凡是出现震荡的电压尖峰都是由于LC的衰减式来回充放电谐振引起的。理论永远和实际有差距,真实的电路中要时刻记得存在寄生电感、电容的影响()。现在用一BUCK电路的续流二极管恢复过程进行分析: 电路处于CCM续流模式,二极管寄生电容的极性为下正上负0.7v,多数载流子聚集在二极管两端。电感两端电压为VC+VD,左负右正。 此时闭合K,二极管D加上了反偏电压,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且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的多数载流子需要快速回到原来的地方,此时电容Cd相当于短路,先进行放电(即多数载流子归位)再进行正向充电至电池电压VCC,这个过程时间非常短,理论上理想的电容,理想的电池是可以瞬间把电容Cd的电压抬到电池电压VCC的,可由于回路的寄生电感和电池、电容的内阻和寄生电感使得该过程变缓了。现忽略回路的电阻,只分析寄生的电感。大家有没有发现,Cd在反向恢复放电的时候相当于一个变化(不断变小)的电压源,这个电压源和电池电压VCC一起串联在回路中,如此看来,回路的寄生电感(L=l1+l2+l7+l8+l5)中的电流变化率是最大Ipk1(其实把K的开关理想化了的,实际中K的开关需要时间,这个会对回路中的电流上升有一定的影响),随后,Cd的电压在不断变小(逐渐放电嘛),故电感的电流变化率也在变小,因为加在L上的电压在变小。然而电感有个特性就是抑制电流的变化,所以L上马上感应出反向电动势Vl(顺时针方向前正后负)来弥补VCd的减小,如果该电压足够大(即寄生的电感较大,储存的能量多,Cd未能吸收完)的话,将会在Cd正向放完电并反向充电至VCC后仍继续给Cd冲,这样就会在Cd上出现一个尖峰电压VCdpk1,这两个电流尖峰和电压尖峰不仅增加了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使得上下桥臂误导通(后面会分析到),还引入了较严重的EMI问题。所以在PCB布局布线中,尽量较小输入输出回路,并使走线最短。 K导通,D反向恢复过程中的放电、充电过程 在VCd反偏电压上升到VC之前,L都在续流,只是电流下降了变慢了,因为加在其两端的电压VL=VC-VCd在减小,直至VCd大于VC,电感L在开始储能、给电容C充电、给负载提供能量。若BUCK电路处于DCM模式,则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将在K关断期间进行,如下: DCM模式下的二极管反向恢复 当L续流电流IL到0后,L将被电容C方向充电,此时VCd为下正上负,回路电感为L=l4+l3+l7+l8+l6,所加最大电压为VC+VCd,产生最大电流Ipk2,之后的分析如上,在Cd上出现一个最大的震荡尖峰电压VCdpk2。等K开通稳定后,这个震荡的尖峰会慢慢震荡衰减,将能量转移到输出。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产生尖峰的根源:回路中的寄生电感和器件的自身寄生电容。那改善方案就出来了,在电路设计中在尖峰出现点处增加吸收电路(缩短尖峰电流回路,抑制尖峰电压),PCB布线尽量使得这些关键的地方走线尽量短,在选择器件时也该考虑到器件自身的一些特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