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61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清朝雍正的阿哥兄弟们最后下场

不受礼遇的兄弟结局:1、大阿哥胤褆是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雍正十二年死,以贝子礼殡葬。2、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3、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机编书,但也遭到牵连。雍正即位后,将其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4、五弟胤祺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托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5、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6、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干的一位。雍正继位后,视胤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禩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真的挺惨的。7、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传说是被毒死的,也算没得善果。8、十弟胤誐因党附胤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被托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释放,后死。9、十二弟胤祹不断被降职,但是这位胤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不断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10、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二人是势不两立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释放。11、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受礼遇的3人:1、十三弟允祥,从小母亲早亡,跟着四哥长大,收到四哥照顾,因此一心守护胤禛,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祥一些行为遭到康熙不满,失宠于康熙。一直到康熙去世之前,胤禛安排他处理丰台大营的武装控制,为雍正继位立下汗马功劳,雍正继位后立即封允祥为怡亲王,格外信用。2、十六弟允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后,袭封庄亲王。3、十七弟允礼,雍正继位封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扩展资料:评价: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他是个明君而非仁君,明君指的是治理国家能力很强,但在某个地方也犯下了严重错误,但总的来说是七三开的,即成绩七分,过错三分。可以这样说,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但他毕竟是封建皇帝,有着重大过失和种种局限,他的继位为帝,也存在很大疑点。雍正的继位存在很多疑点。这样说并不是要抹杀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说封建统治者骨肉相残是经常发生的。封建社会中,即使一个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阴谋手段和残酷斗争来夺取和巩固统治,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努尔哈赤都有屠兄弟、杀儿子、逼父亲的行为,雍正并不是个例外。他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勤于政务,洞察世情,以雷厉风行的姿态进行整顿改革。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参考资料来源:-爱新觉罗胤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