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46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带你了解明朝遗风古迹—天龙古镇

为平叛西南地区残余元势力和地方土司,朱元璋令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讨伐。事后30万大军于当地屯军至此。挥指间600余年过去了,曾经的屯军后人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俗,服饰等习俗,进而形成汉民族独有的“屯堡文化”。安顺市天龙镇是屯堡文化突出的乡镇之一,曾经是元末明初时期重要驻军驿站。游走于天龙古镇,穿梭于石头建成颇有江南庭院格局的房子,蛇行于条条幽深弯曲、纵横交错的巷道,看着远处太婆们身着青色凤阳汉装,头缠黑色帕子,端坐于游龙戏凤的镂空木匾下,若不是眼前景象掺杂着太多现代元素,遂然间你会产生错觉,恍惚穿越到了古代。北京、广州、重庆和上海等地区可以乘坐飞机到安顺黄果树机场,转乘9路公交抵达汽车东站;其他地区搭乘火车到安顺火车站,乘坐站外公交到汽车东站,选择安顺到天龙的中巴,票价9元,时间30分钟;选择自驾出游,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出发前规划好路线。
方法/步骤
1

从安顺东大门出发,沿途可见石板铺盖成屋顶的村落虽然紧密,却错落有致。从远处望去白白一片,犹如大雪覆盖着的石头世界,走进村寨放眼看去全是用石头砌成的朝门、房子、围墙、道路,以及日常用的石臼、石缸、石磨等用具。作为曾经建在交通要道上的军事据点,经过岁月洗礼已成为民居村寨,但是这样具有军事色彩的建筑比比皆是,似乎在向游客们述说着过去惊心动魄的厮杀。到达天龙停车场,旁边即是石头砌成有射击垛口的拱门,上面书写着“天龙屯堡古镇”。屯堡风俗、饮食、服饰等犹如一颗颗明珠贯穿于我们对屯堡文化追寻和探索旅程中。

2

屯堡“假面舞会”—地戏。古代军队打仗用来为出征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随着历史的沉淀,带着功利性的“寓军于民”的军傩已演变成后人对先人的缅怀,以及因明律束身,终不能返回故里,而对遥不可及的乡土怀念的情感宣泄。所以到天龙一定要领略原生本土,充满粗犷、憨直唱腔的地戏。地戏面具都是用丁香和杨木刻制而成,面具形象大都取材于历史人物。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用不同色彩描绘,头盔形式各异,色彩斑斓。不失为收藏的艺术品。

3

到了屯堡古镇,在停车场旁有家屯堡饭店,游人们自然要体验屯堡的饮食文化。那些即有江南风味又糅杂当地湿热环境因素以辣椒为主料,再加之具有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军备食品特点,采用干制、腌制、泡制等手法炒制出折耳根炒腊肉、辣子鸡、盐菜肉和鸡渎豆腐等众多独特的屯堡菜肴。或许也可三五成群到农家小院品尝辣子鸡火锅,配上新鲜时蔬,喝着农家自酿白酒,晕乎乎正当满怀大汗淋漓之时,远处一道白光闪过,吃客们手持吃空的小碗又多了一团饭,这是屯堡主妇练就一手“飞饭”敬客的技巧。按当地规矩碗中的饭必须吃完,不得浪费,因此吃客们如不再想吃米饭,则要用手盖住碗口。在一攻一防之中双方乐在其中,既吃得舒畅,又不为失礼。

5

过完驿茶站,走过一座小桥,来到了明朝巨富沈万三的故居。明朝初年,南京城墙重新修建一事,沈万三得罪朱元璋,因而被发配于云南之地,其时贵州省还没有建制,从属于云南省,历史上关于沈万三的遗迹一直以来认为在云南,直到天龙古镇出现了沈万三后裔的族谱、墓碑,才得以确定沈万三的故居就在此。顺着巷道而上,则是民国时期陈蕴瑜将军故居,1938年5月,时任国民党第八军一O二师三O四团团长的陈蕴瑜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在砀山韩道口与日军恶战,不幸以身殉国。陈蕴瑜牺牲后,国民政府为旌表其功,授予烈士称号,追赠其为陆军少将。折返于古镇大道,翻越面前的山坡,即可遥望与天台山融为一体的伍龙寺。伍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是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刹,2000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石头依山形而建,由于岁月的蹉跎,石头与岩石早已浑然天成,因而被建筑界称誉为“石头建筑的绝唱”。

6

走在天龙古镇以及附近的村寨,随处可见妇女们的奇特穿扮。屯堡人的服饰尤以女性服饰最为显眼,它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汉族服装,“凤阳汉装”是对这一服饰的称谓。本地一般称“大袖子”。“凤阳汉装”作为汉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能够经历清朝、民国以及文革的变革而顽强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以至于很多外人看到还以为是少数民族。大袖长袍尖头鞋加之丝头系腰,便是“凤阳汉装”的装束。未婚女子不绾头发,只有结婚后的女性才把头发分三绺绾起来,左右两边的结束盖住耳部,与头顶一束在脑后绾成团,用马尾织成的发网罩住,银质或玉簪子从中穿插固定发髻。服饰颜色早期多以青和蓝色为主,衣服的领口和袖口以黑色做底辅以花纹装饰。用长约丈余,宽6厘米,中间用棉线和麻线编织成板块状硬带系在腰部,两头则缀着数十根长约30厘米的丝线在腰后长长地吊着,行走时,丝带左右来回摇甩,充满着动感。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尽管屯堡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遗产得以完善和保护,但是更多的年轻人早已抛弃这一文化的传承,留给我们的将是一种回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