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18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想做技术人员想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工厂做技术人员已经几年了,如果有想做技术人员的新人,可以看看以下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首先要身体好一般生产工厂,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加班加点工作,通常来说,只要生产线有生产,技术人员都需要跟踪确认;此外,还有QA抽检问题的解析,生产过程当中突然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市场投诉处理,新产品生产准备,与生产关联的会议等等,实际有很多问题需要对应,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做不了一个好的技术人员的; 2,抗压能力强遇到突发的问题,问题还没有头绪的时候,上司要求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得出准确的结论;要求别人进行的工作,结果快到期限了别人还没有做;QA抽检问题如果不能分析出结果,产品必须保留在工程不能出货,不管是制造、QA、还是你的上司等等都在关注你的时候,你能做到不紧张,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实施吗?抗压能力强还意味着你在分析问题时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确认自己的推测,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种情况下出了问题算自己的,有了成果就是别人指导的好!抗压能了不好对身体的影响就不多说了,百度一下全知道! 3、要有激情/热情这个对于任何工作都一样重要,没有激情就没有继续实施的动力,就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因为技术工作实际上是很枯燥的,可能会一年如一日跟踪同一产品,类似的产品,类似的问题,类似的投诉,没有激情的话,很难继续做下去。当真的有一天激情消退,尝试换一种思路思考自己的工作内容,如果还是不行,我的建议就是换一份工作吧。 4、细致观察力技术人员分析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已发生问题的产品与没有发生问题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各方面进行比较:外观、对性能有影响部分、内部结构等等,没有细致的观察力,很多问题的分析就会流于表面,可能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提高观察力的方法很简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看多听多记录,习惯成自然之后,你可能一看到某个产品,自然而然就会注意到某些关键的性能。 5、数据分析能力技术人员接触最多的就是数据,具体的数据,抽象的数据,或者作业人员似是而非的描述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数据,技术人员就是要从这些乱象纷呈的数据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数据分析不能流于表面,我举几个特别常见的现象(新人/老人不经意间都会犯的一些问题):只有好与坏或者OK与NG之分,而忽略了具体数据的变化好与坏是不是只是一线之隔?经常会用差不多、可能、应该等不确定的词语去描述问题或者结果,因为差不多就是到底差多少?还有就是问题发生是要有明确不良发生比例,就不要去用很多、不多、很少等含糊其次的词语来回答,不知道的时候就说具体数据还要调查一下,切记! 6、整理能力问题分析完了之后,要将结果整理报告,整理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做一个实验就有一个实验的结论,拿出来给别人看的时候不会有歧义。解决问题完了,整理之后就是技术报告,整理的不好,别人就会认为你解析问题没有条理,思维混乱。不过技术问题整理只要按照你的解析步骤往下写,只要你的解析与分析步骤没有问题,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技术报告做成方法见我的另一篇经验)。 7、问题汇报问题发生之后,向上司或者关联部门的人员回报或者说明时,至少要把握现物,意思就是拿着发生问题的产品向关联的人员说明在什么地方发生这个产品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主要帮助你向接受汇报的人说明发生了什么问题。 8、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个不多说,主要就是问题发生后,要可以从理论方面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以及怎么发生了这样的问题,还有你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的依据是什么,总不能说是一拍脑门子就想出了措施吧! 9、灵活多变的思路由于技术主要对应工厂生产,对于解析速度要求比较高,灵活多变的问题分析思路,此路不通就立刻换一种方法进行,简单地说就是我在“生产问题关联的技术报告做成方法”中说的,可以先用一些暂时的方法,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继续生产,等下班之后或者考虑好了之后再实施更好的方法。比如传感器线束断了,更换新的比较花时间,可以暂时手动先将断线连接好对应生产,待生产停止或下班之后再更换新也可以,这样就两全其美不更好吗? 以上主要说了9点,其实还有很多要求,我尽可能再详细总结之后再整理后分享给有心成为技术人员的后来者吧。这个就算技术系列的一吧。
推荐信息